第472章 李善长告老还乡(1 / 2)

好不容易把这些公主殿下应付完了,一旁早已“虎视眈眈”的驸马都尉们早已恭候多时,又一轮的“风波”于是再次袭来。

在这家庭氛围之中,陆羽实学圣贤的身份已然失去了作用,取而代之的是一句句询问:“妹夫,如今大明军校对未来军队是否会有冲击?”

“军校开办后,和那些文官体系有多大区别,是不是也会朝着参政的方向发展?”

“历朝以来,武将只专注于前线打仗,不通晓朝廷参政之事,向来弊端良多。

大明军校一开,是只传授行军打仗、军营阵法,还是连朝廷政务也一同教授?”

涉及到自身利益,这些兼任着其他职务的驸马都尉们可不愿意错过这般良机。

平日里若没有合适的由头。

他们也绝不可能专门去打扰陆羽,于是今日这个机会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了。

无奈之下,陆羽也只能硬着头皮再度解释。

七大姑八大姨的问题,就连天子也无法避免,更何况是他这个区区的实学圣人,就更不可能躲开了。

陆羽唉声叹气,内心暗自感慨,认命之后便耐着性子解答起眼前的这些问题。

只是在解答疑惑许久后,陆羽才堪堪注意到。

平日里与他相处的驸马都尉李祺,今日却没有来。

不仅是他,就连他的妻子临安公主今日也没来参加这皇宫御花园里的大明版家庭聚会。

“国事家事果然是一体的,看来在韩国公做出决断之前,这国公府是不会恢复如常了。”

陆羽心中不由得暗道。

……

韩国公府内,那久违的国公朝服华丽异常,宽大的马文袖袍披在李善长那苍老、年迈且半驼的身躯上。

李善长用他那双苍老的眼睛看了一眼在旁沉默不语的儿子李祺,心中也难免对他有些失望。

他已到七十高龄,垂垂老矣,哪怕如今身子依旧康健,每日早起还能喝上三大碗白米粥,可岁月不饶人。

在这府内上下以及天下人的眼里。

他也活不了太长时间了。

他在朝廷上的仕途威望又还能维持多久?

反倒不如将这一切放下,提前做出铺垫,就当是为后辈子孙谋福祉了。

所有人都希望他这样做,可却没人问过他这个垂垂老矣的人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他李善长真的愿意吗?

可似乎到了这一步,时代的发展、人心的走向,让他李善长也完全没有了选择的余地。

权衡利弊之下,与其拖着这副衰老的身躯继续在朝堂上勉强支撑,倒不如给自己留一份体面。

急流勇退之下,也能够保住他李家的荣光。

“你放心,今日过后,李家便是你的了。”

书房之内的气氛沉闷,但无论如何,总会有个结果。

李善长迟缓但异常清晰的声音徐徐响起,犹如平地惊雷,顿时让李祺立刻抬起头,用他那明亮的眼眸看着面前的父亲。

“终于要到这一天了吗?”

这是他最渴望的一天,李家终于要交接到他的手中了。

此刻李祺的心情既忐忑又兴奋,等他回过神来想要说些什么时,只见李善长,这韩国公府的主人早已走出了房间。

刚才李祺的神态变化,早已被李善长这双历经沧桑的老眼尽收眼底,但他也没什么好责怪的。

就连普通人家都是如此,更何况是他李家。

李祺也到了该独当一面的年纪,雏鹰们总是想着翱翔天际,展示自己的能力,却完全不知道没了老鹰的庇护和束缚之后。

那看似广阔的天空中究竟潜藏着多少危险。

如今李善长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过度保护他了。

府外早已备好的马车,李善长缓缓坐下。

他合上双目,感受着马车滚轮滚动的声音,以及车窗外大街小巷、闹市与无人之处的人间烟火气。

很快,马车就到了皇宫。

李善长下车后,一步步地走向谨身殿。

“微臣李善长,求见陛下!”

年迈却又嘹亮的声音响起。

不用大太监云奇前去通报,这谨身殿今日早已为李善长等候多时了。

得到朱元璋的允许后,李善长走进大殿之内,看着那稳坐在高位、对他而言无比威严的朱元璋,面无表情,眼神中透露出敬畏。

对于这位天子,李善长从不敢有半点轻视。

他没有丝毫犹豫,那略显佝偻的身躯瞬间跪下,国公的朝服也随之散开,垂落在地。

“请陛下明鉴,老臣有罪,纵容胞弟胡作非为,无恶不作,罪大恶极,请陛下责罚!”

李善长一字一顿地说道,声音中满是认命,等待着朱元璋的发落。

他并没有去详述亲弟弟李存义昔日在应天府、京城等地到底做了多少坏事,因为这一切对于他们这样的大人物来说并不重要。

他李善长做过的错事不少,身边的亲属也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当行为,可朱元璋这位大明朝的天子,自洪武朝以来,难道手上沾染的鲜血就少了吗?

他所处置的无辜之人真的就没有吗?

细细算下来。

他们不过是半斤八两罢了。

大殿内沉默了许久,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这谨身殿内空无一人,空旷幽深的氛围压抑到了极点,总算微微缓解。

“善长!”

一声带着沧桑却又中气十足的声音从面前的高位响起。

声音落下的这一刻,朱元璋已来到李善长面前,将他的身子轻轻扶起,随后牵着他的手慢慢坐下。

“你我都已是这么大的年纪了,咱又怎会真的罚你,况且那犯罪之人也已伏法,你不知者无罪。”

朱元璋用温和的目光看向李善长。

李善长心里却不敢有半点大意。

他实在是太了解对方了,哪怕到了这般高龄,朱元璋却依旧是盘旋在大明帝国之上,让所有人畏惧不已的“恶龙”,一旦龙颜大怒,自当是要杀人见血的。

他李善长此次若不是反应及时,恐怕李家满门今日早已被诛灭。

“陛下如此宽宏,老臣心中有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