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拿到试卷,举子们正打算作答,可一看内容,顿时所有举子都傻眼了。
这殿试的试题与四书五经、时政要闻全无关联,上面林林总总近百道题,竟全是算术题!
这些南方举子,原本只是熟读经义,不少人压根就不通算术,即便少数人习练过算术,也只是为这分科取仕而做的临时抱佛脚,远算不上精通。
此刻,看到这满卷的算术题,他们岂能不傻眼?
登时间,考场上气氛凝固,所有考生面色大变,一时间不知所措。
考场上情况大乱,刘三吾等人怎能看不出来?
好奇之下,刘三吾立马探头望了过去,一眼便瞧见考卷之上,全是算术题,他登时大惊失色,这些南方举子的算术水平,实在远不够格。
先前会试之所以成绩优异,全赖他刘三吾提前给出的考题及答案,真要考算术,那岂不是直接露馅了。
正自担惊忧虑,却听台上的朱元璋已质喝出声道:“怎么?诸位举子为何迟迟不落笔作答,难道是都不会答题吗?”
眼看众举子支支吾吾答不上话,刘三吾只能硬着头皮站了出来道:“启禀陛下,依往常惯例,殿试理当考核策论,而非算学。”
朱元璋眉头一横道:“这些举子将来都要为官一方,若是不通算术,日后如何计算钱粮赋税?如此一来,岂不要被手下胥吏给蒙蔽了?再说这些举子在会试上的算术成绩都很不错,这些题想来也难不倒他们。”
这话实在无可辩驳,在场举子的算术成绩,可是黑纸白字记录在科考成绩名录上的,个顶个的高分——当然靠的全是刘三吾的帮忙。
刘三吾再没法反驳了,他只能无奈退下,心中祷告起来,只希望这些举子当真能答出这些算术题,不叫朱元璋发现端倪。
……
与此同时,就在距奉天殿不远的另一处宫殿内,此刻也坐满了考生。
这些人,全是国子学新学子弟,他们本已被会试刷下去,是没资格来参加殿试,可此刻,他们端坐殿中,所考的试题与殿试内容一致。
与奉天殿前不同,这边的考生并未对考题有所异议,此刻正埋头答题,忙得满头大汗。
“先生,您觉得能成吗?”
大殿门口,朱标正探头朝内观望,他有些不大自信,面上挂有忧色,不时朝陆羽确认着什么。
陆羽则镇定得多,斜倚在门上,看都不看考场一眼道:“殿下,放心吧!我带出的学生,绝对没问题,这些考题,对他们而言不过小儿科,只要别怯场,该都能取得好成绩。”
……
日进中午,殿试结束。
两个考场几乎同时封卷,由礼部派官员进场收卷,现场将考卷放入铜簋中封存,再由军士直接抬到中和殿,在那里,有朱标领衔的阅卷组等着批改试卷。
相较于主观程度过高的策论题,算学题的评判标准要单一得多,审阅批改起来,也简单得多。
对即是对,错便是错,压根无可辩驳!
因此,考卷的审阅进度,也要快得多。
第二天早朝,成绩便能揭晓。
与昨日一般,依旧是清晨时分,依旧是奉天殿前广场,还是昨日同一批人,就连众人站列位置都一模一样,但众考生的精神状态,却与昨日大不相同。
昨日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今日却是垂头丧气、如丧考妣,昨日大家都期待着殿试得魁,一举高中状元;而今日,经过算术题的考验,众人只剩忐忑惴惴,暗下祈求老头保佑,能有奇迹发生……
然而,数学没有奇迹。
随着朱元璋驾临,殿前广场再一次寂静无声,所有人凝神屏气,就等着朱天子宣布考试结果。
云奇走上前,展开黄皮纸卷,宣读成绩道:“此次殿试,得魁者江西黄子澄,成绩六十五分!”
乍听这话,在场人都犯起嘀咕来:“这六十五分是个什么意思,以往殿试也从未有过类似评语啊?”
朱元璋立时站出来,解释道:“昨日殿试,试题由钦天监所出,共计一百道题,答对一题得一分,答错或漏答不得分。”
众臣这才明白过来,敢情六十五分,即是答对了六十五道题。
这么一看,这得分似也不高啊!
百道题,才答对六成,这便能得魁中状元了?
紧接着,云奇继续宣读:
“第二名,江西练子宁,六十四分;”
“第三名,应天府齐泰,六十三分……”
“……”
待到所有人的成绩都宣读完毕,整个广场一片宁寂。
所有人都默不作声,脸色极是难看,特别是刘三吾等人,个个满头大汗,一副心虚模样。
这么多考生,成绩最好的也只是六十五分,而排名靠后的那些,大有一两分、三四分的成绩,甚至还有零分的……
也就是说,一百道题,有人竟连一道题都没答对。
更可笑的是,这样的蠢才,之前的会试中算术成绩却很不错。
想也知道,这其中存在猫腻!
刘三吾等人心知东窗事发,可此刻却一筹莫展,只瑟瑟等着龙颜大怒。
但眼下,朱天子的脸色,似乎并不难看,至少,他没有即刻发火的态势。
众目睽睽之下,他从袖中取出另一张黄皮纸卷,朗声道:“咱这里,还有另一张榜单,这是国子学那些落榜生的殿试成绩,他们昨日就在隔壁大殿,与这些考生一起参加的殿试……”说着,他将这纸卷递给云奇。
在场朝臣大是吃惊,为何那些落榜生也会参加殿试,朱元璋此举又是何意?而刘三吾等人则已猜出内里原因,此刻吓得六神无主,不知所措。
这时,云奇已接过纸卷,继续宣读:
“第一名,黄观,九十八分;”
“第二名,杨寓,九十六分;”
“第三名,夏原,九十五分;”
“第四名,方孝孺,九十三分;”
“第五名,胡俨,九十二分,马君则,九十分……”
新学弟子的成绩,大多数都在八十分上下,其中名列前茅者,如黄观、杨士奇、方孝孺等人,更是高达九十五分以上,这与先前那些中榜进士的成绩对比,简直天上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