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建安幻 > 第22章 第二十一章 “阿璎,这是我大皇兄黎靖……

第22章 第二十一章 “阿璎,这是我大皇兄黎靖……(1 / 2)

第22章第二十一章“阿璎,这是我大皇兄黎靖……

黎靖北这副醉醺醺的模样委实陌生,不知为何,她突然想起了两人初见时的情景。

唐璎从小孤僻,一直没什么闺阁朋友,最好的玩伴仅有与她同岁的宥宁长公主。嘉宁七年,宥宁的生母清格勒皇后薨逝,宥宁连着几日都吃不下东西,唐璎听后便想来宫里陪陪她。

入了宫,还走到华音殿,她便远远地瞧见一个小姐姐偷偷躲在角落里抹眼泪。那姐姐约莫九、十岁大小,瞧着比她年长一些,她不仅五官妍丽,肤色胜雪,更是生了一副极好的骨相,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没有眉毛。

小姐姐哭得十分伤心,唐璎见不得美人儿落泪,本想冲过去安慰一番,可脱口而出的话却变成了——“小姐姐,你没有眉毛吗?”

听了她这话,美人儿姐姐倒是没有发怒,只呆楞了半晌,而后不知从哪儿掏出了一支螺子黛,“那你替我描。”

唐璎一笑,这家伙倒是挺不客气。

这美人儿姐姐面上未施粉黛,神情有些憔悴,身形十分纤弱,大冬天的仅着了件单薄的白衣,头上不仅未戴珠翠,甚至还挽了个别扭的男式发髻,想必是被哪家主子罚过来打扫的...

见此,唐璎叹了口气,也不知这大冬天的她这小身板遭不遭得住。

后宫的勾心斗角她常有耳闻,受到波及的下人更是薮见不鲜,看这位姐姐皮包骨瘦的,从前想必没少吃苦。如此一想,她又默默叹了口气,怜悯之心更甚了,毕竟在宫里当差的,哪有不苦的。

唐璎将姐姐领进华音殿,替她描起了眉,温声道:“姐姐受苦了,”顺手替她裁了个弯弯的柳叶眉,“今日一事,我不敢替姐姐去跟宫里的贵人叫板,却也不想劝姐姐忍气吞声。姐姐若愿意,我可找长公主殿下说说情,看能否将你调到华音殿来伺候。”

美人儿姐姐看起来有些疑惑,“宥宁?”

唐璎颔首轻笑,又点了下她的鼻子,“你该称呼殿下。”

小姐姐没吭声,她兀自劝道:“宥宁殿下脾性好,为人又极其护短,从未苛待过下人。你若在外惹了事,她不仅不会罚你,还会为你说话呢。”唐璎笑了笑,眼睛弯成了两对好看的新月,“她这般仁善的秉性,想必是得了皇后娘娘的真传。”

说完这话,她明显地感觉面前的小姐姐眼睫一抖,继而听到她小声呢喃:“皇后娘娘如此仁善…为何还会被屡屡说成是敌国异人…”小家伙的声音闷闷的,唐璎没由来地感到鼻头一酸,望向她的目光也染上了温柔。

想必是曾经受过清格勒恩惠的小宫人吧...人死如灯灭,小姐姐竟还记得先皇后的恩,还真是人美心善呢。

半晌,唐璎踮起脚,小手摸了摸她的头,柔声道:“姐姐可别听外面瞎说,皇后娘娘才德兼备,体恤万民,即使她身为梁人,有着诸多的身不由己,也仍凭一己之力守护着两国的百姓,实乃一位不可多得的贤后。”

说完,唐璎见美人姐姐的神色似乎比方才更低落了,赶紧眨了眨眼,神秘道:“告诉你一个秘密。”

她这才起了个头,美人儿果然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似乎对清格勒的往事十分感兴趣。

唐璎笑了笑,决定逗逗他,“从前我来宫里寻宥宁殿下时,曾有幸面见过这位皇后,她见了我便十分喜欢,直夸我好看,还说要将我许给他的大皇子为妃呢。”

她说这话只是为了调侃,可话音方落,小姐姐的耳朵却突然涨得通红,撇开眼去不敢看她了。见美人儿一副羞涩的模样,唐璎颇觉好玩儿,凑近打趣道:“说起婚嫁之事你就害羞了?姐姐瞧着年岁比我还大,脸皮却比我薄呢。”

小姐姐还是不理她,耳根上的红却渐渐蔓延到了全脸,惹得唐璎又是一阵嘻笑。

宥宁祭拜清格勒回来时,脸上本还挂着伤感,可当她瞥见好姐妹身旁立着的另一位“美人儿姐姐”后,“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阿璎,你在搞什么鬼?”她笑得前仰后合,眼泪花都快出来了。

唐璎十分不解,将美人儿姐姐上下打量了一番,却并未发现任何不妥。姐姐的五官妖冶秾丽,眼尾的红痣似泪垂,配上这欲语还休的柳叶眉再合适不过了,她实在不懂宥宁看到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反应。

“黎绥远!”

渐渐的,美人儿姐姐似乎也被她笑的不高兴了,竟直呼长公主大名。

唐璎皱眉,方想说点什么,宥宁擦了擦笑出来的泪花,介绍道:“阿璎,这是我大皇兄黎靖北。你...你这眉画的,噗哈哈哈,是预备将他往青楼里送吗?”

唐璎一惊,擡头朝黎靖北看去,隔了好久才反应过来,这家伙竟然是个男的!还是位皇子!!!一想起方才她说自己长得好看,皇后要将她许给大皇子的话,脸也跟着羞红起来,一股懊丧的恼意爬上心头。

宥宁将两人羞赧的神情来回打量了几遍,忽然捅了捅黎靖北的胳膊,打趣道:“诶,皇兄,你还真别说,我觉得你跟阿璎挺配的,正巧我也觉得她兄长唐瑾不错,不如我们以后两两凑对?”

她这话一出,黎靖北的目光猛地朝她射来,那灼热的视线让唐璎心头一颤,一时竟忘了来此的目的,逃也似的跑了出去。

只可惜,宥宁后来还是没能如她所愿嫁给她的兄长。嘉宁十五年,黎颂一道圣旨就将她送去了北梁和亲。她走时,唐璎眼睛都哭肿了,见公主的仪仗队越走越远,她想去追,却被黎靖北拦下了。那时的他已是太子,气度比之幼时沉稳了不少,眉眼间已初具男相,只眼尾的那颗红痣仍旧妖冶异常。

“唐姑娘请留步。”

他说话时,眉眼淡淡的,语调平常,见她仍泪流不止,从怀中掏出一张丝帕,替她拭去了眼泪。他的手法轻柔,带着几分亲昵和小心,唐璎却不觉冒犯,一瞬间反倒有种缺了口的心被细腻厚实的羽毛填满的感觉。

“姑娘好好保重自己,孤...”他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目光炽热,“定会将宥宁从梁人手中夺回来!”说完,少年策马跑过,留下滚滚尘烟。

望着他远去的身影,唐璎却不禁有些了心酸,她难过地想,他心中一定是不甘的吧...北梁明明是他亲自带兵击退的,可临了,他还是要遵循父命将自己的亲妹妹赔出去。

先皇后清格勒是北梁的公主,黎靖北身上也流着一半北梁皇室的血脉,又加上他别具一格的长相,向来为嘉宁帝所不喜,坊间甚至还传他是皇族异种。清格勒早逝后,他先后拜师先太傅刘泽骞,武将军苏司,年仅十五便远赴北线抗梁,铁蹄踏过族人的骨血,以梁人的尸体为自己的血脉正名,才终在嘉宁十四年替自己挣了个储君的位子。

然而,这仅仅只是他劫难的开始。

彼时,嘉宁帝最宠的皇子是靖王,封大皇子做太子不过是权宜之计。历朝历代的储君向来都是各方势力的眼中钉,黎靖北上位可替靖王抵挡不少外界的攻击。

嘉宁末年,老皇帝越发觉得体力不支,他使尽绊子,只为将他的长子从储君之位上拉下来,好给自己心爱的幼子让路,只可惜他到死都没能如愿...父亲尚且如此,就更别说他那两个虎视眈眈的兄弟了。黎靖北为储的那些年,三王争权,血雨腥风,储君的位置就像一个活靶子,令他四面楚歌。

许是出于韬光养晦的目的,嘉宁十六年,黎靖北向圣上求娶了他。彼时嘉宁帝也正在为他的婚事犯愁——他既不想让他娶世家权臣的女儿,又得找个能配得上他储君身份的女子。黎靖北想必也猜到了嘉宁帝心思,一下就挑中了唐璎的父亲。忠渝侯空有爵位,并无实职,是最适合不过的人选。果然,他这一提,嘉宁帝几乎是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婚前,黎靖北曾邀她去国安寺见了一面,两人在一棵千年老槐树下许了愿。那年她十六,他十八,距长公主和亲仅过去一年,两人身上却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方经历了情伤,而他也因治疫不当受尽了天下骂名,可两相回望时,他们只是相视一笑。

不管前尘如何,他们往后都要一同并肩走下去了。

老实说,唐璎一直以来对黎靖北的印象都并不算坏,毕竟他是宥宁的长兄,再加上他生母过世后的一些经历,她对他始终是存着一丝怜悯之心的,即使他后来不择手段除掉了害过他的两个弟弟,她亦不觉得如何,毕竟在他那个位置上,不争就没办法活下去。

大婚当日,一同嫁进东宫的还有先太师陆讳的女儿陆容时,以及孙昭仪的侄女孙寄琴。她们一个是侧妃,一个是选侍,一个有着国色天香的容貌,一个有着知情识趣的小意,无论怎么看,这两位美人儿都比她有特色,可出于对正妻的尊重,洞房之夜黎靖北还是去了她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