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俩不是私奔,那你俩下南洋干啥?
“还有,香秀当年怀孕了?这事儿你是从哪儿听说的?我怎么不知道?”
白慧也察觉到了情况不对劲儿,索性也不再东拉西扯了,直接将她和谢守卿的事儿从头到尾说一遍:
“我和谢守卿都是学制度经济学的,民国11年前往威斯康辛留学,师从的是着名经济学教授康芒斯先生。
“14年省港大罢工持续了数月,我们在威斯康辛也听说了。
“谢守卿觉得国家改革需要他这样的中坚力量,于是毅然决定要回国投身革命事业。
“正巧那时我在撰写一篇社会学论文,缺少很多社会调研的理论数据,这场工人大罢工对我的论文有所帮助,所以我也就跟着他一块儿回来了。
“我俩就是纯粹的同窗情谊,绝对不是你们口中所说的那种男女情人关系。
“下南洋是因为谢守卿预测到了即将到来的西方经济大萧条,打算提前去南洋布局,趁大洋彼岸经济动荡,撬动一场金融投资风暴。”
说起这些往事,白慧脸上忍不住露出了遗憾的神色。
谁能想到,谢守卿的预测不仅提前了两三年,而且所有推断居然都是对的。
如果当年他没有半路着急下船,而是按照计划随她去南洋,没准当年他们真能趁火打劫,血洗华尔街,从中收割到一笔无法想象的巨额财富。
“所以这中间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误会?那封信到底又是谁写的?这个人为什么要造谣我和谢守卿的关系?还有谢守卿明明半道就下船了,那他人呢?这么多年了,他到底去了哪里?”
这也是秦连川想知道的问题,他仔细回忆了一下当年的情况:
“我记得,在跟你上船的前一天,守卿确实是跟他父亲大吵了一架,具体是因为什么不得而知。
“隔天你俩坐船离开,我以为你们是要去南边办什么事儿,也没多想。
“后来看到那封绝笔信,我才知道你俩是私奔出国了。
“加上谢老爷子很快就病倒了,我便以为他跟他父亲吵架,就是为了跟香秀离婚娶你的事儿。
“那封信我当时亲眼所见,确定就是守卿的笔迹!
“至于香秀怀孕这事儿,一直到谢老爷子去世我都没听说。
“等到老爷子下葬,谢老夫人就做主,让香秀带着嫁妆回老家了。
“没多久我参军入伍了,之后很多年都在外打仗,对谢家的情况知道的就比较少了。”
白慧立马表情严肃地道:
“这不可能!信绝对不可能是守卿写的!
“他又不是不回来了,为什么要跟家里人断绝关系?
“就连香秀怀孕的事儿,都是他亲口告诉我的!
“当时他还喜滋滋的跟我说,等他从南洋回来的时候,就要做爸爸了,让我提前准备好给给孩子的见面礼呢,怎么可能会写出那种信?”
秦连川顿时沉默了下来。
事情已经过去这么多年,看样子,要搞清楚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只能去问谢守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