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中国各地风土人情收录 > 第313章 广厦环能873703的前世今生

第313章 广厦环能873703的前世今生(1 / 2)

初起:扎根传热领域

2001年,在首都北京的昌平区,一家怀揣着对传热技术无限热忱与创新梦想的企业——广厦环能正式成立。彼时,国内工业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高效传热设备的需求日益凸显,广厦环能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机遇,秉持着“技术先导”的战略方针,开启了在高效换热器领域的探索征程。

公司成立初期,专注于高效换热器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服务,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节能、稳定的传热综合解决方案。在研发上,团队成员日夜钻研,对传热核心部件进行深入研究和测试,不断尝试新的材料、结构和工艺,力求突破传统换热器的性能瓶颈。在设计环节,他们充分考虑不同行业、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精心雕琢每一个设计方案,确保换热器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发挥最佳效能。制造过程中,严格把控质量关,选用优质原材料,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每一台出厂的设备都经过了严苛的质量检测。

凭借着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和对品质的严格把控,广厦环能逐步在行业内崭露头角,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和客户资源,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长: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厦环能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深知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研发投入上持续加码,汇聚了一批行业内顶尖的科研人才,组建了专业且富有创造力的研发团队,与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HTRI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克传热领域的技术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公司在技术研发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截至2023年6月30日,广厦环能已拥有98项专利,其中10项发明专利和88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5项软件着作权,形成了“多孔表面沸腾强化技术”“高通量管低温成型技术”“冷凝强化传热技术”等7项核心技术。这些技术成果不仅提升了公司产品的性能和竞争力,还填补了国内部分技术空白,实现了部分产品的进口替代。其中,自主研发的“多孔表面高通量管高效换热技术”,在2022年被生态环境部列入《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四批)》;与西交大共同完成的“金属多孔表面高通量波纹换热管研制及应用”项目,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鉴定属于国内首创、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市场拓展方面,广厦环能凭借优质的产品和专业的服务,产品广泛应用于炼油及石油化工、现代煤化工、化工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客户网络不断扩大,涵盖了众多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神华、宝丰能源、卫星集团等。这些大型企业对产品质量和性能要求极高,广厦环能能够赢得他们的信赖,足以证明其在行业内的卓越地位。

凭借技术与市场的双轮驱动,广厦环能的业绩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2020-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从3.79亿元增长至4.76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03亿元增长至1.31亿元。2023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6亿元,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已接近2022年全年水平;2024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4亿元,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增长32.08%。

腾飞:登陆北交所

2023年12月5日,对于广厦环能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公司正式登陆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为,发行价格23.45元/股。上市仪式现场气氛热烈,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荣耀时刻。随着上市钟声的敲响,标志着广厦环能正式踏入资本市场的新征程,开启了公司发展的新篇章。

回顾上市历程,广厦环能的上市之路可谓顺利且高效。从5月24日北交所上市申请获受理,到8月18日顺利过会,仅用时86天,成为2023年同期北交所过会最快的上市项目。这一高效的上市进程,不仅彰显了公司自身的硬实力,也离不开北京证监局、北交所及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政策层面,2023年9月1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即“深改19条”),为北交所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广厦环能这样的优质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有利的上市环境。

上市首日,广厦环能的股票表现十分抢眼。以34.00元/股价格开盘后,股价迅速拉升,上午10时许股票触发临停,报37.09元/股,涨幅达88.49%;随后股价继续上攻,最高涨至51.68元/股,截至午间收盘,报46.79元/股,涨幅99.53%;最终全日收报41.89元/股,涨幅78.64%,总市值达到31.34亿元。如此亮眼的表现,充分展示了市场对广厦环能的高度认可和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