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中国各地风土人情收录 > 第276章 常辅股份871396的前世今生

第276章 常辅股份871396的前世今生(2 / 2)

产品多元,应用广泛

常辅股份凭借在阀门电机驱动技术、智能电动执行机构技术以及核电专用电动执行机构技术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致力于开发多样化的阀门执行机构产品,以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要求。公司产品线丰富,涵盖普通型、智能型和核电专用型三大系列;按运动输出方式则细分为直线运动、部分旋转和多旋转三种类型。这些产品在核电站、石油化工、金属冶炼、城市基础设施以及电力供应等多个行业和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普通型产品是对阀门实现远程控制、集中控制和自动控制必不可少的驱动装置,是工业过程控制中的重要单元,分为普通型和整体型。普通型具有结构简单,行程控制器工作可靠、精度高,力矩控制器工作可靠,电机起动转矩大、转动惯量小的特点;整体型在普通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控制模块和接触器,具有结构紧凑、相序鉴别、可现场或远程控制、状态反馈等功能特点。

智能型产品是在引进国际最新控制技术基础上,开发设计的产品。智能型产品是集绝对编码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总线控制技术、红外遥控技术、液晶显示、磁控开关、数据记录、断电显示、云技术等多种最新自动控制技术及先进的制造技术为一体的机电产品,实现了对阀门的智能化控制,大大提高了工业自动化控制的精度和效率,满足了市场对高端阀门执行机构的需求。

核电专业型产品为1E级(核级)执行机构,适用于核电厂及其他核设施的过程控制系统,可用于核电厂安全壳内及壳外,具有耐辐照、抗地震的特性。在正常环境条件下、SL2(安全停堆地震)载荷下、事故期间及事故之后仍能执行其规定的功能,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的设备保障。

凭借可靠的产品质量与先进的技术,常辅股份的产品在众多重大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在核电领域,公司产品应用于“华龙一号”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以及秦山一、二、三期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等国内外十多个核电项目。在石化行业,为西气东输、大庆油田等项目提供关键设备支持,保障了石油天然气的输送与加工。在冶金行业,常辅股份的阀门执行机构助力金属冶炼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常辅股份的产品应用于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领域,为城市的正常运转提供保障。

市场拓展,合作共赢

在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常辅股份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凭借技术优势、产品质量优势以及营销服务优势,赢得了众多客户的认可与信赖。公司以直销和经销两种销售模式积极开拓市场,逐步建立起了覆盖石化、市政、冶金、电力等行业领域的营销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售前、售中、售后全方位服务,实现了客户服务的快速化、个性化、本地化。

常辅股份的客户广泛分布于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安徽等多个省市,其中不乏大量行业中的知名优质企业,如纽威股份、江苏神通、哈电集团哈尔滨电站阀门有限公司、远大阀门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与这些大型阀门制造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紧密合作,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不断优化产品与服务,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阀门执行机构解决方案,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

在核电领域,常辅股份的市场拓展成果显着。随着我国核电建设的稳步推进,核电市场发展迅速,常辅股份积极参与核电产业链建设,凭借其在核电专用电动执行机构方面的技术优势与可靠的产品质量,获得了众多核电企业的青睐。公司产品应用于“华龙一号”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以及秦山一、二、三期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等国内外十多个核电项目,与中核集团旗下的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2022年6月1日,常辅股份与中核苏阀签订了《2022年阀门驱动机构意向采购协议》,中核苏阀向公司采购产品的范围为阀门驱动机构,协议金额高达7000万元,产品交货期预计为2022年至2023年。这一协议的签订,不仅是对常辅股份技术实力与产品质量的高度认可,更是公司阀门电动装置国产化项目等研发成果在核电项目上的成功应用转化,对公司的经营业绩、核电市场拓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随着核电产品交付的不断增加,常辅股份的营收与利润实现了快速增长。2024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营收1.17亿元,同比增长约25%,其中核电产品收入预计为3635.00万元,同比增长约143%。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16.04%;归母净利润2505万元,同比增长42.72%;扣非后利润为239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8.99%。核电产品交付的增加,不仅提升了公司的业绩,也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核电领域的市场地位,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政策东风,行业前景广阔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优化能源结构,从高碳能源系统向清洁能源系统转变势在必行。核电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稳定的能源,其优势愈发凸显。核电不仅能够提供稳定的基荷能源,还能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形成互补,共同构建新的能源发展模式,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对核电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自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这是近十年来我国首次用“积极”一词来表述核电发展,释放出了强烈的政策信号。此后,核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利好不断。2022年8月,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提出,通过5-8年时间,电力装备供给结构显着改善,核电装备满足7000万千瓦装机需求,进一步加快三代核电的批量化,加速四代核电装备研发应用。

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实现了显着增长。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在运核电机组额定装机容量达到.34MWe,运行核电机组数量为56座。2012-2023年,中国核电发电量持续增长,2013年突破1000亿千瓦时,2017年突破2000亿千瓦时,2019年突破3000亿千瓦时,2021年突破4000亿千瓦时,2023年达到4334亿千瓦时。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提出,在碳达峰阶段(2024-203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1.8万亿千瓦时,其中核电发电量占比超过8%;在深度低碳阶段(2031-205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5万亿千瓦时,其中核电发电量占比超过17%;在碳中和阶段(2051-206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6-18万亿千瓦时,其中核电发电量占比超过18%。据此计算,到2030年全国核电发电量将达到0.94万亿千瓦时,到2050年将达到2.55万亿千瓦时,到2060年将突破3万亿千瓦时。

常辅股份作为较早进入核电阀门执行结构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将充分受益于我国核电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机遇。随着核电项目的不断增加,对核电专用电动执行机构等关键设备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常辅股份凭借其在核电专用电动执行机构方面的技术优势、可靠的产品质量以及丰富的项目经验,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进一步巩固其在核电领域的市场地位,实现业务的快速增长。同时,常辅股份也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与质量,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助力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与“双碳”目标的实现。

乘势而上,未来可期

展望未来,常辅股份在核电市场的前景一片光明。随着我国核电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核电产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常辅股份作为核电阀门执行机构领域的领军企业,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卓越的产品质量和丰富的项目经验,将在核电市场持续发力。

在技术创新方面,常辅股份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紧跟国际先进技术趋势,不断提升产品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开发出更多适应不同工况和需求的核电专用阀门执行机构产品,进一步巩固其在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市场拓展方面,常辅股份将积极参与国内外核电项目的招投标,加强与国内外核电企业的合作,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公司还将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积极拓展海外核电市场,推动中国核电技术和产品走向世界。

在北交所的平台上,常辅股份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通过并购重组、战略合作等方式,整合行业资源,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未来,常辅股份有望成为全球核电阀门执行机构领域的龙头企业,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以及能源结构的优化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