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露锋芒:诞生与早期发展
2010年1月,在南京市江宁区秣陵工业集中区,南京灿能电力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灿能电力就此踏上征程。彼时,我国电力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与变革阶段,电网建设不断推进,各类电力设备广泛应用,对电能质量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这为专注于电能质量监测的灿能电力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成立之初,灿能电力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电能质量监测技术的研发中。公司通过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迅速组建起一支高素质的电力自动化专业队伍,团队成员大多来自电力系统自动化、仪器仪表、自动化等相关专业领域,他们怀揣着对电力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注入了强大动力。在艰苦的创业初期,研发团队日夜奋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终于,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系列电能质量监测产品相继问世,如PQS-8000/9000电能质量管理分析系统、PQS-9100电能质量监测终端自动监测平台等。
这些产品凭借先进的技术和稳定的性能,获得了电力行业国家级检测中心、国家电网公司和各省市相关检测中心的权威测试认证,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为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新能源、冶金、石化、建材、纺织、矿产等多个领域的用户提供了优质的产品服务及解决方案,在行业内崭露头角。
资本市场的起步:新三板挂牌
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与市场积累,2016年,对于灿能电力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公司成功在新三板挂牌,股票代码。这一举措为灿能电力打开了通往资本市场的大门,使其在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新三板挂牌对灿能电力的意义是多维度的。在品牌建设方面,成功挂牌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此前,尽管灿能电力在电能质量监测领域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在资本市场的知名度相对有限。挂牌后,公司受到了更多投资者、行业伙伴以及媒体的关注,“灿能电力”的品牌形象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这种品牌效应不仅有助于公司在现有市场中巩固客户关系,还为开拓新市场、吸引新客户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企业管理上,挂牌促使公司进一步规范治理结构。新三板对企业的信息披露、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为满足这些要求,灿能电力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优化了内部管理流程,提升了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灿能电力提高了运营效率,降低了经营风险,为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业务拓展上,借助新三板平台,灿能电力积极开展资本运作,为业务拓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等方式募集资金,这些资金被用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生产设备更新等关键领域。2017年,灿能电力设立子公司佑友软件,加强了在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软件研发、生产领域的专业能力;2018年10月,又设立子公司智友检测,增加了电能质量测试评估等服务内容。通过这些举措,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结构,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电能质量解决方案,业务范围得到了有效拓展。
冲刺北交所:新的征程
pay_read_le当前卡片暂时不支持哦
2021年,随着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设立,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灿能电力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契机,积极筹备北交所上市事宜。
这一年,灿能电力为上市做了诸多努力。6月30日,公司在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的辅导下,顺利通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苏监管局的辅导验收,并向全国股转公司提交了《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说明书(申报稿)》,随后相关申请平移至北交所。在上市申请过程中,灿能电力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从业绩方面来看,2018-2020年公司经营业绩存在较大波动,2021年上半年更是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8.35%。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也呈逐年下降趋势,2018-2020年研发人员分别为26人、24人、23人,2021年上半年减少至20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也相应下降。而且,公司所处的电能质量监测细分行业市场空间相对较小,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如何突出自身优势,获得监管部门和投资者的认可,成为摆在灿能电力面前的难题。
不过,灿能电力也有着自身的优势和机遇。在技术层面,公司在在线式监测装置及监测系统的研发上已形成核心技术,实现了行业内如“200s数据的‘无缝’测量”“超高采样率”等多项技术突破,截至当时共取得1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在市场方面,公司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0余个省市,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新能源、冶金、石化等众多领域,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和良好的市场口碑。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推进以及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深入,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对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这为灿能电力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