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少女前线:141指挥官 > 第1161章 现实的教训

第1161章 现实的教训(1 / 2)

在那片被钢铁与硝烟彻底吞噬的世界里,生存法则简单而又残酷得如同冰冷的铁律。

每一寸土地都弥漫着死亡的气息,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未知的危险。

在这片混乱而又暴烈的战场上,M16早已将自己的心,锻造成了一件精密得近乎冷酷的杀人兵器。

她还记得,那些年里吃过的暗亏,就像一枚枚尖锐的弹片,深深地嵌在她的记忆深处。

每一次回忆起那些过往,就仿佛有无数把小刀在她的灵魂上切割。

每一块“弹片”都在她心底嘶吼着,提醒着她这个世界的恶意究竟有多么深重。

那些曾经的背叛、欺骗,如同噩梦一般,在她每一个寂静的夜晚反复上演,让她无法安睡。

她曾亲眼目睹过太多天真的战术人形,怀揣着对人性美好的期待,如同初生的雏鸟般,欢快而又无知地从工厂中走出。

她们的眼神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对世界的好奇,仿佛整个世界都是她们温暖的怀抱。

然而,现实却像一把无情的巨斧,将她们的幻想瞬间击得粉碎。

在战场上,她们就像脆弱的蝼蚁,被轻易地碾碎,最终只变成了一串冰冷的报废编号,消逝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M16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有怜悯,有愤怒,也有一丝对这个世界深深的绝望。

复仇的快感,就像劣质的威士忌,那股刺鼻而又浓烈的味道,在她的喉咙里肆意灼烧。

每一次成功复仇后,那短暂的麻痹感,都会让她暂时忘却心中的痛苦和伤痕。

她就像一个被仇恨驱使的幽灵,在这片战场上游荡,寻找着每一个可以复仇的机会。

她熟悉每一种以牙还牙的方式,就像熟悉自己的手掌纹路一样。

在弹药箱里掺入受潮的火药,让那些曾经伤害过她的人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看着他们在战场上惊慌失措的样子,她的心中会涌起一丝扭曲的快感;故意泄露虚假的作战坐标,将敌人引入早已设好的陷阱,看着他们被炸得粉身碎骨,她的眼神中没有一丝怜悯,只有冷漠和决绝;甚至是在后勤报告上做点手脚,让仇敌领到故障的装备,让他们在战场上陷入绝境。

这些手段,在旁人看来肮脏而又卑鄙,但在M16眼中,却是她在这片残酷世界中生存下去的有效武器。

就像她眼睛上那道狰狞的伤疤,丑陋而又刺眼,但却时刻提醒着她生存的代价究竟有多么沉重。

每一次看到那道伤疤,她都会想起曾经的伤痛,那些被她深埋在心底的仇恨也会随之翻涌而上。

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捉弄人。当她偶然间注视着M4那双尚未被仇恨污染的眼睛时,一种久违的刺痛感,从她的核心处理器深处缓缓泛起。

那是一种她几乎已经遗忘的感觉,就像在黑暗中沉睡了许久,突然被一束微弱的光线刺痛了双眼。

M4的眼神清澈而又明亮,如同山间的清泉,没有一丝杂质。

那眼神里,没有仇恨,没有算计,只有对世界的信任和对未来的希望。

M16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扣动扳机时的颤抖,也记得第一百次扣动扳机时的麻木。

她不希望M4的战术记录仪里也填满这样的记忆碎片。

办公室的监控画面在M16的视网膜上投下冷蓝色的光晕。

她看着M4独自整理装备的背影,那个曾经需要她手把手教导的新人,如今已经能熟练地拆卸保养每一把枪械。

某种类似欣慰的情绪在数据流中闪过,随即被更复杂的演算覆盖。

M16知道自己的生存方式就像一把双刃剑,能斩断威胁的同时也会割伤握刀的手。

全息屏幕上跳动着M4最新的心理评估报告,那些起伏的曲线像极了多年前的自己。M16的机械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咔嗒声。

她太清楚这个转变的过程——从第一次对人性的失望,到彻底放弃对善意的期待,最后变成和她一样的孤狼。

这个蜕变就像战术人形的强制格式化,痛苦但不可逆。

她突然想起某个被刻意遗忘的雨夜,沐浴在雨水当中,看着雨水冲刷掉手上的血迹。

那时的她做出了选择,而现在轮到M4了。

唯一不同的是,这次有个满身伤痕的前辈,正在暗处为她清除那些最危险的陷阱。

M16端起已经冷掉的咖啡,液体表面映出自己残缺的倒影。

她忽然意识到,自己正在做的事和当年那些“导师”们截然相反——不是把后辈推入深渊来证明自己的正确,而是拼尽全力让M4能多保持一刻那份令她嫉妒的天真。

这大概就是她这种人能给出的,最接近温柔的东西了。

“我只是在想……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打得过卡特?”

这个问题像一颗冰锥刺入她的思维回路。

投影屏的冷光与夕阳的余晖在她脸上交织,使她的表情显得格外深邃。

如果此刻有人能窥见她脑海中的作战推演,大概会为那些天真的战术假设发笑——她居然还在考虑所谓的“公平对决”。

全息地图上,代表叶菲姆部队的红色标记正在模拟推演中势如破竹。

那些密集的光点像一群嗜血的极光,所到之处格里芬的蓝色标记接连熄灭。

M4的瞳孔微微收缩,战术分析模块自动调出过往交战数据——卡特手下那些改造人展现出的正面作战能力,简直就像是专门为碾压格里芬而设计的。

他们的反应速度比标准战术人形快0.3秒,装甲耐久度超出27%,甚至连散热系统都比格里芬的型号更高效。

“叶菲姆的队伍很擅长正面作战……”M4的声音轻得像是在自言自语。

她调出上次遭遇战的录像,画面中卡特的特种小队以教科书般的楔形阵突破防线,动作整齐得令人毛骨悚然。

但更让她在意的是那些没有被镜头捕捉到的细节——突然失效的通讯设备,莫名其妙卡壳的武器,还有那些恰到好处出现的补给点故障。

寒风卷着雪花从破窗灌入,在地面堆积成一片苍白的沙丘。M4盯着冰面上自己模糊的倒影,突然意识到卡特的战术风格就像这刺骨的寒风——表面平静,深处却暗藏杀机。“更爱玩阴的”这个判断并非空穴来风。

在军事力量的对比图上,卡特的部队就像一头全副武装的钢铁巨兽,而格里芬的防御力量充其量只是挡在巨兽面前的荆棘篱笆。

那些最新列装的第四代战术人形,每一个关节都流淌着军工复合体最前沿的科技血液;那些重型装甲单位的主炮口径,足以在安全距离外就将格里芬的防线轰成蜂窝。

如果将这支部队比作手术刀,那么格里芬的防御体系不过是层单薄的卫生纸。

情报部门的对比报告上,各项指标的红蓝柱状图呈现着令人绝望的差距。

卡特的打击力量能在首轮突袭中就摧毁格里芬百分之八十的防线设施,电子战部队的量子干扰器可以让整个战区的通讯系统变成聋子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