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阿真并不在乎以后是否能夫贵妻荣,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健康平安就是最好的。
阿真:“我手里不缺银子,我送去的东西你只管用着,要是缺了什么就跟我说。你只管用心读书,别再替人写信抄书了,分散了你的精力,得不偿失。”
柳运闻言,面色赧然。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叫女子养着?
阿真一看便知他在想什么,问道:“难道说,你以后功成名就了,就要把我抛弃不成?”
“不不不,我绝不会这样,我可以对着祖宗牌位发誓。”柳运严肃地保证道。他确实也是这么想的,这辈子,他有阿真就足够了。
阿真微微一笑,还想再说些什么,只听院内传来刘氏的声音:“阿真?”
刘氏只给了她一盏茶的时间,不能再说下去了,阿真匆匆道:“我送过去的,该吃的你就吃,该穿的你就穿,千万别省着。我并没有为了你而苦着自己,我做的绣品能卖高价,所以我不缺银子。下次有机会给你看,我真的没有骗你。我该进去了,否则我娘就要出来找我了。”
柳运不敢留她,只能恋恋不舍地看着她进了院子,然后又站了好一阵,才转身回家去。
柳氏还没用饭,她要等儿子回来了一起吃。
柳运终于回家了,柳氏仔细观察他,发现他满脸喜意,眼睛里还带着一丝春意,顿时什么都明白了。
她也没说别的,只是叮嘱道:“既然认定了,那就好好待人家。将来等你高中,切不可做出忘恩负义的事,否则我头一个饶不了你。”
“娘,儿子不会的。”柳运慎重应下。
柳氏对自己儿子的品性还是很有信心的,闻言展露笑颜,催促道:“快来吃饭。阿真送了白面馒头、一大碗肉,还有半盆小酱菜。馒头送了一大筐,你多吃些,吃饱了才有力气读书。”
接下来,阿真努力投喂柳运,不久就把他养得气色好转,身上也多了一些肉。
阿真绣了几块帕子,最用心的那块上面绣着一对活灵活现的鸳鸯,另外几块上面则绣着梅兰竹菊。
这是她做给柳运的,柳运收到后,反复摩挲着那块鸳鸯戏水的,果然舍不得用,看够后就仔细收起来了。
然后他又看向另外几块,花样的复杂程度比不上前一块的,但也非常精致了,他心疼道:“做这么些,仔细累着你。往后别再做了,这几块够我用好些年了。”
从这几块帕子,他看出来阿真的绣技果然了得。
阿真朝他一笑,自豪道:“你只管用心读书,不必担心银子的事。”
自此,柳刘两家算是默认了他俩的关系。刘氏拿阿真没办法,一边默念女大不中留,一边默默祈求佛祖保佑柳运早日中榜。
孟家和赵家也开始在聘礼上相互扯皮了。最终,还是孟家人多势众,硬要五十两聘礼,否则孟氏就要去告官,告赵承嗣调戏她女儿。
孟父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衙役,好歹也是衙门里头的人。赵承嗣本就对孟秀莲有意,又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把这五十两认了下来,只是他现在拿不出来。孟家人便要他写了一张欠条,并且按了手印。
两家人刚交换完庚帖,阿真的本事也慢慢传了出来。
阿真最近用心做了一幅异色双面绣小屏风,绣庄老板惊为天人,当即花高价买下。
孟父原本还记着刘氏上门大骂的事,正寻机报仇呢。哪知他刚在县令面前提了一句,就被训斥了。
且不说他的理由是否合理充足,绣庄老板跟县令的关系不错,这么多年,绣庄老板捐钱捐物,还资助县里修了好几条路。县令也是看过那幅屏风的,哪能任由衙役公然欺负人家?
想到自己手下竟然有这种公报私仇的人,县令当即就辞退了孟父。
孟父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过后才知道其中缘由。
他心里憋了一肚子火,回到家就狠狠扇了孟秀莲两巴掌,骂道:“没用的东西!你从小和阿真一块儿长大,一处做绣活,怎么人家一幅绣品能卖几百两,你却只能挣几个铜钱?老子算是被你连累了,我被县令辞退,原本还打算把你大哥也弄进衙门里去,如今全泡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