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2 / 2)

招来笔仙应该不现实,她仅仅只是在田字格中画了圈圈而已,跟网上的笔仙仪式完全不同。

究竟……是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但没等她思索出结果,医生就要带她进去拍片子了。

祁妙最后看了一眼手机时间,下午17:43。

-

时间倒退到一个小时前。

四点四十多分的时候,谈靳楚接到了通知。

A师大折桂校区与鸿雁第二职业技术学院中间,浮萍湖东南角,有居民报警说,刚刚发现了一具女尸。

接线员迅速做出调度,谈靳楚是距离那个位置最近的刑警,便安排了他赶往现场。

路上的交警得知情况,没有耽误任何时间,就将他送到了地方。

而那时,祁妙还在考场中认认真真答题。

可他的这趟出警,虽然赶在了祁妙用对讲机通知他之前,但对于其他的居民来说,还是来晚了一步。

谈靳楚穿过形同虚设的铁丝网,来到浮萍湖东南角时,现场已经站着十几个围观群众。

浮萍湖是人工湖,跟折桂校区一起建的,只有十几年的历史,还尚未出过什么人命。

那些人都拿着手机,驱也驱不散,见几个警察来了,走远了一些,依旧对准这边的方向,企图拍些照片。

谈靳楚的同事拉起警戒线,继续警告凑热闹的无关人员。

他则蹲在地上勘察一番,又站起身,看向了一旁站着的两个中年男子。

也是这桩案子的报警人。

一经询问得知,这俩还都不是本地人。

他们开着大货车送完货,在归途中经过这边,想着今晚找个酒店,躺大床上好好睡一觉,明天早上再继续赶路。

又因为俩人都爱钓鱼,所以就跟着导航,拿着钓鱼用具,来东南角打窝。

谁成想,刚甩出去一杆,就发现茂密的芦苇丛后,水面上漂浮着一具女尸。

俩货车司机都吓得不轻,到了这会儿,还在磕磕巴巴地跟谈靳楚解释:

“警察同志,我们以前只在网上看见别人说,钓鱼钓到个死小孩儿,哪能想到这事儿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啊……”

谈靳楚打断了他们的废话,“尸体是你们俩打捞上来的吗?”

这一重要信息,他们俩在报案的时候居然直接给模糊了过去。

俩大男人听见警察当面这么问,低着头支吾了两声,才往站到警戒线外的一个妇女那边指了指。

“……我俩没敢碰,是那个大姐自己下水给捞上来的。”

另一个司机还想着找个合理的借口,“我之前在电视上看见,不是说要保护第一现场嘛……”

保护现场?

谈靳楚听了,垂眼看向地面。

湖边土壤含水量高,常年湿润松懈。

而此时,更是被人踩满了密密麻麻、杂乱无章的脚印。

以及撒了一地的鱼饵。

大部分蚯蚓都还是活的,长长一条,在草里、泥里乱咕蛹。

好在救护车今天也有护考任务,本就停在考点附近,一接到通知,立马跟在谈靳楚后脚赶来湖边,将女尸擡走。

擡走之前,同事给全身泡得有些浮肿的女孩子做心肺复苏时,谈靳楚正好听到了对讲机里,祁妙的声音。

他们的初步判断,再加上祁妙的话,基本可以确定,这个女孩子……已经死了。

警戒线外,围观群众不仅不肯离开,更有甚者,找了个角落偷偷开启直播。

同事们冲过去,又是一通呵斥。

谈靳楚顾不上管,又问了两位报警人一些问题,记录过后,放眼望向四周。

余光撇过湖中水面,他蹙起眉,微微眯起了双眼。

水里的一节枯树枝上,似乎勾住了一条蓝色的缎带。

他俯下身,拿起地上的鱼竿,在两位货车司机不解的视线中,调试好渔线长度。

独自跨过一片芦苇,跳到岸边水域的石块上站稳,利落甩杆。

然后,俩司机就亲眼看着,这位年轻的警察同志,从水里钓出来一样东西。

是张准考证。

挂着蓝缎带,包着塑料防水外壳。

虽然里面的纸不可避免地被水浸湿,但上面的字迹依然能够辨认出,女考生的名字。

——花添锦。

而这时,他随身携带的警用对讲机又传来声音。

是他们刑警队里的法医。

同时,也是谈靳楚的师姐。

对讲机里,女人的声音比他的还要冷漠。

“你那边有什么结果吗?”

谈靳楚如实回答道:“现场勘查的同事还没到……”

女法医语气不耐,“你没长眼睛吗,自己不会看?”

习惯了他师姐的行事作风,谈靳楚也没反驳什么。

因为没有带手套等勘察工具,他并没有对打捞上来的女尸做过多的检查,现在只能说出自己凭肉眼看到的一些信息。

“落水女孩没有任何生命体征,面部青紫,轻微肿胀,脖颈中有出血点,她的眼睛我还没看,但初步推测,她在死前遭受过捂口和掐颈等行为。”

他握着对讲机,矮身蹲了下来,眼神专注,继续道:

“现场地面遭到了部分破坏,除围观群众的脚印外,只能看出泥土有明显的翻动痕迹……草呈同一方向倒伏,有连续的拖拽痕迹,没有间断。”

“除此之外,现场还发现了她的准考证,但她左脚上,少了一只鞋,我和同事并没有在附近找到。”

说完这些,谈靳楚又站起了身,缓缓道出自己的推断:

“这应该不是意外的事故,是他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