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击(重修)
却说禁军将南境北上军,堵截在南郊亭山,两军开战后,禁军屡战屡败。
毕竟是支没有上过战场的军队,自然比不得刀口舔血的南境军。
萧梓霁也因屡屡败战,而变得暴怒无常,一个月内,下令斩杀数位文臣武将。
便是前一日,方有一位领兵出战的将领,因被南境军击退,而死于他的怒火雷霆之下。
朝中逐渐出现了,臣心不稳而欲反的趋势。
加之早已被削去封号、远放外乡的宁安王,复又归来,并在两军对峙时,亲口道出,先帝诏书遭人篡改,此次率军前来,是要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皇位。
故而,更有人在暗中谋划投诚,另侍新主。
萧梓霁为此砸碎了不知多少茶盏,却也无人敢为他献策,只怕怒火殃及自身,失了小命。
几番搜索枯肠,又在收到于鸿天不日归朝的密信后,萧梓霁决定同沈宁“分国而治”,并主动递上文书,请沈宁入城和谈。
沈宁去时,有顾骋同行,且带了五千精锐。
然,初雪降至,沈宁与顾骋忽失音信,于鸿天的军队,仍未归城。
又几日,萧梓霁布告天下,沈宁与顾骋行刺未遂,被斩于殿前。
顾冉听到消息后,心猛然一跳,忙抓着身旁人的衣袖,喃喃道:“顾将军他……”
“不会出事,放心。”身旁人握住她的手,轻语安抚。
这人正是沈宁。
入城和谈的那一位,是他的替身。
为防萧梓霁看出端倪,顾骋则是亲自入城。
虽知这是一则反间计,顾冉仍旧担心顾骋身陷龙潭虎xue,有性命之危。
她方点头,宋峥便挟一身清冷之气,匆匆入帐。
瞧见两人握着手,他轻咳一声,向沈宁行以一礼。
顾冉忙抽出手来,退至沈宁后侧。
对于他二人的关系,宋峥有所耳闻,但又不免觉得顾冉可怜。
沈宁对外称,诏书遭人篡改,可当朝文武百官,谁人不知,新岁宴当晚,奉命宣诏的正是顾冉。
篡改诏书为死罪,怕是沈宁成功荣登大宝后,也难保顾冉一命。
当然,这皆是后话。顾冉的生死,非在宋峥的思虑范围之内。
他只道:“皇帝亲自率兵上阵,已至亭山北五十里许。”
沈宁问:“杨骞那边如何了?”
宋峥道:“今晚可到。”
“好。”沈宁向外走去,“也当是去做个了断了。”
***
亭山被雪覆盖,一片素白在阳光下泛着点点银星。
萧梓霁望着远方的山尖,呼吸间尽是雪后的清洌寒爽,心底积压的阴霾,也随之散尽。
“沈宁”一死,南境军群龙无首,正是将其一举攻下的好时机。
他缓缓勾起唇角,剑指宋峥,志在必得——
“顺者昌,逆者亡。宋峥,萧宁与顾骋已死,若还不归顺,亭山便是你们的埋骨之处!”
沈宁就隐在军士之中,宋峥等了片刻,见他无意接话,才回道:“吾主在此,为何归顺?”
“既如此,格杀勿论!”
话音方止,禁军的飞箭如雨,密密麻麻地砸落下来。
很快,又随着一声暴呵响起,两军冲杀,兵刃相接,皑皑白雪上,泼溅猩红。
南境军多年征伐,实战经验本就丰富,禁军的前排兵士,很快被打得土崩瓦解。
宋峥下令趁势强攻。
形同于一边倒的屠杀局势下,愈来愈多的禁军兵卒,倒在血泊中。
沈宁有意活捉萧梓霁,宋峥迅速锁定其位置,带着一小队人马,在前开路。
这是宋峥秘密训练的精锐,只有二十人,但全部武艺超群,对上禁军,也能打得游刃有余。
但萧梓霁有暗卫相护,这些人也是个中高手,见宋峥带人杀来,便分出十余人上前抵挡。
两相较量下,宋峥一时难以近身。
就在他与之困斗之时,一道身影以雷霆之势闪过,长剑劈出一条路,策马直冲后方而去。
护在萧梓霁身前的琴师相思,一见来人,双眸立刻明亮起来,手腕一扬,朝着马蹄扔出几道暗器。
马匹栽倒的一瞬,萧梓霁也看清来人。
是沈宁。
只见沈宁借力跃身而起,一剑挥下,却被相思挡住。
“你怎会在此?!”萧梓霁惊愕,“朕亲手取了你的性命,你怎会在此!”
沈宁不语,挑开相思欲往前,又有禁军围攻上来。
他也不急。
万军之中,生擒敌将较之取其首级,只难不易。
沈宁一边同萧梓霁身边的暗卫周旋,一边等待时机。
相思却如毒蛇一般缠上他:“我一直有件事想与王爷讲,奈何今日才有机会。”
沈宁蹙眉,向后撤身,躲开她频频挥来的剑锋。
相思紧跟上去:“若撇开头上的主子不谈,相思愿伴君左右,与君生死相依。”
说完,她忽而一笑,一剑斩下:“但是,可惜了。”
剑刃相交,一触即分。
相思被震退几步,再一擡眸望去,眼前人已换成顾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