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道心
“看看这稻,种得如何?”虞微愉快的道。“亩产七千斤,还有两百三十斤鱼。”
修真界的度量衡比政哥统一前的先秦还离谱。
同样是亩,小人族的一亩只一张桌子大,而能飞的族群,一亩能有东夏几十几百亩大,若是巨人,一些巨人的度量衡里,一亩的面积能达到半个东夏大小。若是那种身高达到万里的物种....这个就算了,那些生物根本不耕作,而是靠捕猎那些能在太空生存的巨兽甚至星球为食。
人族的度量衡相对普通,比东夏的亩制大三十分之一的面积,看着也更有种金色海浪的感觉。
醍醐看了眼稻田,每一丛稻子不论是高度还是株的密度都很惊人,田垄也更高。
折下一支沉甸甸的稻穗,揪了两枚稻子送进嘴里咀嚼。“很饱满,味道也有点甜,蕴含的能量比黍多五成,更管饱,但用来酿酒就差了点味道。”
虞微无语:“这是主粮,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酿酒的。”
“做主食还是可以的,你将它卖给宗门和妖都肯定能赚不少钱。”醍醐道。
虞微讶然。“宗门和妖都缺粮?”
“倒也不是缺粮,而是你在正魔战场期间让低阶修真者和妖类先改造一颗荒芜星球的一部分,建立起初始生态圈,之后再逐步扩大生态圈的做法启发了很多人。宗门正魔大战期间损失大量修真者,急需补充,但天赋资质生不出来,只能拼概率。便都想增加治下人口。容易改造的星球都已改造完成,再想扩张只能抢,但宗门战持续到如今,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所以很多宗门学习你当初的做法,用大量低阶弟子与散修逐步改造荒芜星球,虽然耗时更长,但成本低。可成本再低,前期也是纯支出,不论是凡人还是低阶修真者都需要吃饭。但你也知道,宗门平时没有大量囤粮的习惯,虽然也可以吃辟谷丹,但辟谷丹的味道太难吃。”
“辟谷丹明显是修真界的干粮,干粮能做得好吃才怪。”
虽然未来辟谷丹的口味改良了,成为了玄帝手里的拳头商品,但当下玄帝祖宗的祖宗连受/精卵都没有,何况玄帝和玄帝改良的东西。
“天天给人吃辟谷丹,非造反不成。”
醍醐点头。“所以宗门在大宗进口食物,不拘是粮食还是肉类,或者品种,能充饥就行。”
虞微只能对修真者的能力表示佩服,跨生态圈的东西都能随便吃。
她可以肯定千雪时期的凡人没这离谱的肠胃,既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必然是这些修真者对凡人做了什么,让凡人有了这份百无禁忌的消化能力。
“若有更高产的粮种,宗门必定感兴趣。”
“我觉得宗门与其寻找粮种,不如更进一步。”
“怎么更进一步?”
“完全可以让修真者参与种地,同样是犁地,人还得用牲畜拉犁,一天也就两三亩地,修真者就不一样,几千亩地,一通剑气与术法就能完全翻完,再不行也可以制作机关傀儡。”
醍醐:“...修真者不会那么自降身份的,而能种地的机关傀儡,那对精细度有要求,而且需求量肯定会很大,都耗灵气。”
虞微明白了,究其根本还是灵气产量的问题。
但这一点,虞微也没办法。
虽然已经有了生灵草,但生灵草产量实在太低,白之民那边前后砸进去的资源价值超过万亿极品灵石,也只是让生灵草的产量增加了两倍,与后世差了十万八千光年。
“我会跟他们谈谈,不过妖都又是怎么回事?也搞起开荒了?”
醍醐点头。“据说妖皇知道正魔战场的事后很感兴趣,正好妖都内部各个妖族斗得厉害,便让所有妖族都去开荒消耗多余的精力。”
虞微回忆了下看过的记载。
秋露白的恩人,在秋露白逃到妖都后收留了秋露白,并一手将秋露白扶上妖皇之位。
当然,现实不是点家男频和娇妻文,白富美为爱倒贴这种事绝不可能发生在妖皇身上。
一来做为修真界武力天花板之一,妖皇但凡有点娇妻属性都不可能活到现在,都不用其它大势力做点啥,弱肉强食的妖族第一个宰了祂。
二来妖皇紫郢是白富美,也是九伯的同类,本体是一颗星球,而星球没有性别,雄性荷尔蒙对祂的吸引力还没路边石头大。
紫郢扶持秋露白并非无偿,每一分投资都在未来得到了亿点点的回报,虞微愿称之为修真界史上最强风投。
“妖皇紫郢吗?若是她,这么倒也不稀奇。妖族种类五花八门,其中植物类对建立生态尤其对口,人族这方面不一定追得上,以后可能得挨揍。”
虞微记得白帝传里有提到过一些妖都社会状态,植物妖类大多武力不高,但因为擅长建立生态圈,是妖族中难得的社会地位高于自身武力的族类(虽然还是底层)。
未来妖族入侵将人族按在地上暴揍,说不定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生态星球越多,人口基数越大。
人口基数越大,越容易出SSR和UR。
在这个个体武力能与大型势力抗衡的世界,拥有的强大个体越多,拳头也越硬。
醍醐没想那么多。“不会,沈君是剑修,占卜亦出神入化,没人能战胜人族。”
虞微:....有没有一种,妖都入侵的时候,沈妤已经凉了?
醍醐用火焰将剩下的稻子烤熟,送进嘴里。“这稻虽然好,但太费水,海洋里的水取多了会影响生态,要推广种植必须从太空里多弄些冰块回来补充水分。”
虞微:“所以只能小规模推广?”
醍醐点头。“要从太空里拖冰块回来,至少得元婴境,冰块拖回来了也不能随便找个地方融化,要斟酌怎么融化而不引起生态危机,这需要大量人手。”
虞微明白了。“没事,我又不止种了这一种作物。”
“但我觉得你可以尝试另一种方向。”
“什么方向?”
“以人族的消化能力,只能获取稻中两到三成的能量,剩下的会浪费,若你能让稻更易消化,增加能量利用率,哪怕只一成,稻的推广范围都会更广。”
“研究食物怎么更容易消化,我还不如研究一下怎么改造全体人类的身体,增加人类的消化吸收能力,效率绝对更快。”
醍醐眼睛一亮。“可以啊,若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率更强,即便是凡人也会变得更强大。”
“可以,但鄙人初中休学,初中毕业的学历都没有。”
醍醐茫然。
“我不是生物学大佬,没那能力。”
醍醐想了想:“我也不太懂,但和人体有关必定牵扯医学,可以回头找知秋问问。”
虞微从田里抓出一条鱼。“这是稻鱼,你也尝尝。”
“烤还是炖汤还是煎?”
“都可以。”
醍醐很干脆用法术烤鱼,一边烤鱼一边跟着虞微走向新的作物。
虞微种的作物除了稻还有类似木薯的灌木作物,类似面包树的树果,藤本的粮食作物,海里生长的海藻米,类似牛奶树的作物(可以和漆树一样割树汁的树,但汁液可以煮熟食用,营养和牛奶差不多)....林林总总十几种。
醍醐每样都尝了尝,产量没一个低于五千斤,个别亩产超过一万斤,口感不算太差,蕴含的能量也多少强于寻常作物。
虞微不仅种作物,还研究怎么一份土地两用。
稻田里可以养鱼,树果林子里可以养猪羊,种植与畜牧两不误。
醍醐看着虞微的收获,好奇的问:“你口感改良得挺好的,那能不能让粮食和肉一样的口感?”
虞微道:“那不如让肉像粮食一样从地里长出来,省了牲畜吃饲料这个环节,更节能。”
“可以吗?”
虞微木然道:“我是种地的,不是研究生物的。”
种地还需要专门学生物乃至畜牧,就这个世界以及蓝星的科技发展趋势,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若如此,那未来的农民就从纯粹的体力劳作变成脑力劳作了,但也不是坏事,蓝星小农经济滋生的传统糟粕阴魂也可以彻底灰飞烟灭了。
“你可以试试,反正你是鬼修,不像我有肉身寿命限制。”醍醐道。“若你找不到自己的道,那么打磨自己的知识与技也不是坏事。”
虞微道:“我有道。”
“什么道?”
虞微道:“我还没决定好。”
醍醐无语道:“你真的理解什么是道吗?道是一个修真者九死不悔,永远坚定,不犹豫,不退缩,永不放弃的东西,若你所求达不到这个标准,那就不是道。”
虞微神色更复杂。“我知道。”
看过白帝传与史书里天帝们的所作所为,她怎么可能不理解于修真之人,道是什么。
后简的三观认知迥异于世界,却不妥协,是因为纯粹的善良吗?不,那是因为她的道,只要道心还在,不论丧失修为还是跌落谷底都能卷土重来,没了道心,第一次化作凡人时就足以要她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