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2 / 2)

年轻公子毫不掩饰道:“是啊,你想想,到时候李长安跟凌霄真人在天上杀的你死我活,而我只能在底下眼巴巴的看着,不说性命攸关不攸关的,那得多憋屈啊。”

女子的笑声如黄鹂清脆,传到老道耳朵里就格外刺耳。

女子渐渐收敛了笑意,偏了偏头道:“公子就不好奇,武评第四为何始终不为人知?那位知晓天下英雄豪杰的幕后之人,究竟想让谁坐上这个位置?”

似是要找回一些颜面的黑袍老道接话道:“依贫道猜测,第四人应是李长安无疑,之所以隐瞒姓名,应是顾及北雍当下时局。只不过到底是人算不如天算,这新武评很快就又要翻天覆地,尤其是那场武林大会之后,如今的天下十人已做不得数,那幕后之人本事再通天,约莫也无计可施。”

年轻公子勾起一边嘴角,笑容透着几分邪气,“有人上位,就得有人离席,加上红鹿山魔头悄无声息死在衡山,以及那个成为中原新一任武林盟主的青衣女子,其他不去说,我更好奇,这把天下第二人的交椅谁有资格坐……”

是你李长安,还是我耶律楚才?

又或许你根本就不屑什么天下第二,只想做那天下第一人?

妙龄女子与黑袍老道此时极为默契的对望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一丝噤若寒蝉的惧意。

这个北契年轻皇帝不仅是个弑父杀兄的狠戾人物,还是个在武道上一日万里的疯子,短短一年便从小宗师都算不上的花拳绣腿,变为名副其实的大宗师,其突飞猛进的修为速度神仙看了也得惊掉下巴。要知道,当年据说集江湖契机于一身的李长安也磨砺了五年才有如此修为,而当今天下第一人的韩高之更是脚踏实地走了足足三十年!

忍辱负重了二十多年的耶律楚才好似某一日忽然就开窍了,习武于她而言就如同夺取皇权一般轻而易举,照此下去,黑袍老道觉着要不了两年,北契便会再多一个陆地仙人,而这个人不仅是人间仙人,更是人间帝王。

不知不觉间,风雪有逐渐落大的趋势,但这一路走来,没有一片雪花越过了三骑周身一尺之内的雷池。

耶律楚才擡头望向不远处的高耸城墙,城头上“邺城”两个大字笔锋如剑锋,据说是大秦覆灭时一位剑仙所刻,距今已有五百年。

她勒了勒马缰,似笑非笑道:“世间已过五百年,谁人还记得你当初的名姓?”

妙龄女子一脸不解。

黑袍老道故作高深道:“五百年前,此城名为神都,洛阳。”

正当老道意犹未尽,还想再说些什么时,一阵由远及近的马蹄声将氛围破坏了个干净。黑袍老道眯眼望去,就见一队人马出了城洞,迎面走来,周遭人群纷纷驻足观望。

老道微微睁眸,耶律楚才却是眯起眼露出一抹玩味笑意。

这队人马清一色白马银甲,乍一眼看去会让人误以为是燕字军中名头响亮的白马营。但再一瞧,却与全身覆甲的白马营骑卒大相径庭,虽人人银甲,却只是白袍之外披了一层轻甲,看上去更飘逸威武,最惹人注目的是,虽人数不多,竟皆是女子!

为首一骑是那位邺城家喻户晓的年轻女将军,她目光风轻云淡的扫过三骑,与之擦肩而过,后头数十骑皆是目不斜视。一队人马浩浩荡荡朝古阳关去,围观人群大都在赞叹这群女子骑军的英姿飒爽,也有人疑问燕字军中何时出了这么一撮娘子军。但看着骑军愣愣出神的耶律楚才却是心头一震,这些人虽是女子,但骑术之娴熟丝毫不输正规燕字军,整齐划一的马蹄声犹如一匹马没有一丝多余的响动,若论赏心悦目的程度,许是可与那支号称无敌的玄甲铁骑相媲美。

昔年冲河河畔白马营与呼延同宗的小规模交锋,以及虎狎关一役,耶律楚才都没能亲身临阵,也就没能见识到燕字军的骁勇善战。但此时她不禁想,北雍女子尚且如此,那燕字军冲锋陷阵起来该是何等的睥睨天下?

耶律楚才忽然哈哈大笑,好似发自肺腑般,笑的格外畅怀。

走出一小段路的年轻女将军闻声回头,正巧与同样转头望来的耶律楚才四目相对。

前者面不改色,后者眼神炙热。

年轻女将军一手轻搭在腰间的白鹿刀上,淡然收回目光,一夹马肚,无需发号施令,身后数十骑跟着策马飞奔。

马蹄声,阵阵如冬雷。

今日她要带着这支白马银甲的女子骑军,去古阳关外,砍下五十颗黑马栏子的头颅。

有个人说了,大雪风起,冬雷震震,正是杀人祭刀的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