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世间曾流传过一句话,叫做“天下奇能异士尽在堡中”。
这个堡,指的就是墨家堡。
纵观古今,天下江湖宗门除却儒释道三教,极少有千年底蕴的宗门,墨家堡便是其中之一。相传,墨家最早发迹于大秦,那位始皇帝得以成就千古帝业,背后少不了墨家这个大功臣。但随着洛阳城兵变,武皇谋朝篡位之后,墨家便就此销声匿迹,期间传闻甚多,有说墨家乃忠义之士追随始皇而去,也有说其门人早已叛变成了武皇的手中刃,据说武皇那身至今下落不明的黄金甲便是出自墨家钜子之手。直到两百年前一种叫做床弩的攻城军械横空出世,还只是一州小国的大楚凭借此神物无往不利,墨家这个极度富有神秘色彩的宗门才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但时至今日,江湖上依然很少有人见过墨家弟子。
墨家不但擅于机关巧术,奇门遁甲,在造甲铸刃上亦有非凡造诣。这个造诣并非常理之中的精良无暇,或是青出于蓝,而是超凡脱俗。好比攻城的巨型床弩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北雍骑军现下所用的弦机弩便是如此。据当年李世先所说,弦机弩是从一种叫做诸葛连弩的劲弩改良而来,但奇怪的是当年一手造出弦机弩的墨家钜子却否认诸葛连弩为墨家所造,而是说其制造图纸来源于一位隐姓埋名的世外高人。经李世先再三追问下,那位号称五百年一出的墨家天才最后也只吐露出一件事,那个高人是女子。后来,李长安在机缘巧合下从范西平的口中得知,这个没人见过真容,甚至不知姓名的女子高人便是见微宫前身,见微楼的楼主。她不仅在墨家堡留下不少奇巧图纸,当年范西平上太学宫前还赠与其一本“天书”,正是这本无字天书造就了春秋三大魔头之一的范首甲。而得了图纸的墨家则造就了春秋末年横扫天下的北府军,以及当今燕字军无敌于世的玄甲铁骑。
墨家堡正大光明矗立于长留山上,并非如世人传言的多隐蔽,上山道路也没有吓唬人的奇门诡术,只是即便寻到所在也只能干瞪眼。顶多欣赏一下这座四面皆由玄铁所筑的高墙城堡如何雄伟壮阔,而后对着漆黑墙面上那一个个藏有劲弩利箭的暗垛望而兴叹。如此目中无人的大隐隐于市,却连朝廷也束手无策。不仅老皇帝在位期间曾下过十八道圣旨招墨家门人入宫,姜漪继位后更亲自登山造访。可商歌两代皇帝连门儿都没进去过,当时身为墨家当代家主的钜子也只是在门外露了个脸,便把姜漪给打发了。事后朝廷虽未对墨家堡如何,但依然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墨家弟子从此再不能踏出长留山一步,否则绝对有出无回,这也是为何二十多年来墨家堡逐渐被江湖所淡忘的缘由。
李长安不知道当年李世先是如何敲开这道难于登天的朱漆大门,但论起两家的渊源,可谓剪不断理还乱。山脚下酒肆里的那对中年夫妇,李长安也是抱着侥幸的心思去碰碰运气,虽说她这个气运消散的人已谈不上什么运气好坏,但好在王府那边的谍子手段非凡也够下功夫,否则再花十年兴许也找不到那对夫妇的行踪。毕竟谁能想到,田禹竟能安分守己到在自家门前隐姓埋名近十年?
左边大门上等人高的位置打开一个巴掌大小的洞口,里头露出半张人脸,瞧了一眼站在门前的李长安,问道:“来者何人?”
李长安摘下斗笠,摆出个不那么狰狞的和煦笑脸道:“北雍李长安。”
那人眼神古怪的上下打量她了一番,犹豫道:“阁下稍待。”
约莫等了半炷香的功夫,方才门洞下打开一道可供一人进出的小门,里头传出与方才同样的嗓音:“请阁下入门。”
姜家两代皇帝若在天有灵,那棺材板怕是盖不住了。
李长安微微弯腰入门,身后小门几乎是贴着她的脚跟瞬时关上。李长安扭头便瞧见一个青年男子站在门后,一只手还放在看似机关的旋转柱上。男子面色称不上友善,但也无甚敌意,目光淡然从李长安面上扫过,而后转向前方抱拳作揖。
方才进门时,李长安便瞧见这道看似只比寻常门户更宽更高的朱漆大门竟有一指之厚,与城堡四面高墙同样皆由玄铁所筑,饶是陆地神仙想要破门也并非易事。难怪墨家堡有敢跟天下叫板的底气,如此高耸的铜墙铁壁,怕是连号称无人可破的山阳城也相形见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