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穆的妥协反倒激起了简述的叛逆心,他也没有回话,三下五除二把那一段降噪处理后放在了适当的位置,然后导出工程和视频文件存入共享,一气呵成。
席穆不加遮掩地笑了出声。
粗剪的内容要发给甲方确认,原本是席穆审核的,现在身份发生了转变,审核的下一级就变成李光思。其实除了第一次去远恒科技有做过交流,后面简述的对接方基本都是姚瑶,和这个市场总监没有太多的接触。
虽然只有一面之缘,李光思给简述的印象十分不错。这一次的对接也十分顺利,对方职业而高效地完成了反馈,对想突出的团队重点和涉密内容的减少做了标注,没有不知所谓、模棱两可的甲方式意见。
远恒科技的工作氛围本来是简述欣赏且憧憬的。甚至他有考虑真有入职机会放在面前的话,自己应该不会犹豫。基于这样的心态,他不厌其烦地一次次修改,不仅针对李光思的建议,还加入了很多自己切实体会后的真实想法。
可能正因如此,最后一稿定得很爽快,简述根据台本补了一些后期录音后就连着工程一起打包给了公司招来的剪辑。
到了约定的时间,“简单说点”发布了名为“入职大厂是种什么体验”的VLOG视频,带上了一键就面APP的TAG。
拍摄从早上七点持续到了晚上十点多,但实际剪辑出来的内容还不到一个小时。当然,对于主打短视频的挤挤来说,这个时长的视频已经十分漫长了。
简述本来还担心遇冷,但没想到上传之后,数据爬升得比他想象中快很多。王敛捧着平板,频繁地不停刷新。看起来倒是比他这个当事人要紧张的多。
简述回想自己发第一个视频好像也是这种状态,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倒是有趣。
因为是合作视频,没多久,一键就面的官方账号也出来进行了转发,数据又有了一波小飙升。
而且这段时间足够让第一批观众看完,评论区也多了很多观后感。
——“慕了,有点羡慕这种工作氛围,别人家的公司就是香”
——“远恒科技神仙公司啊,我有朋友就在里面,真的是打工人的毕生追求了”
——“确实,好像从这里出来的人基本都是夸的”
——“第一次知道官号的小编这么牛!”
——“这是身兼多少职位啊,远恒科技就这样剥削人啊[狗头]”
——“小姐姐看起来好高冷哦,和那个会在评论区发癫的小编真的是一个人吗……”
——“一开始还以为是真的入职了,看了半天才发现是整活,博主就是前段时间那个广告片的小哥哥啊!”
——“后面那段说的很好,确实就是因为一键就面的项目团队知道什么样的职场是健康的,可持续的,才能打造出让打工人和企业家都认可的求职招聘平台,而不是靠卖双方的信息赚钱”
——“入职VLOG(X)幕后纪录片(√)”
——“一键就面真的挺好用的,别的不说,至少在里面举报傻X公司一报一个准hhhh”
——“他们的入驻审核真的超级严格,不过收到的简历确实匹配又真实”
当然,除了认真讨论视频内容的,嗑CP人虽迟虽少但到。
——“指路6分17秒,看完你会回来感谢我的”
——“以为就是路过随便磕一口,竟然还有后续?”
——“我磕的CP终于有了姓名!我决定称呼他们为——喘息(席)之间(简)”
——“卧槽,你胆子好大,公然在正主评论区瑟瑟”
——“我来了我来了,哪来有瑟瑟?”
——“简简拍的席总和别人拍的完全不一样啊,甚至甜甜的,这就是情侣滤镜吗?”
不一样明显是因为之前的出镜你们席总做了妆造啊!
虽然心里充满了槽点,简述还是眼不见为净地划过CP粉的评论,专心看那些对内容的反馈。
整个视频聚焦的是一键就面的项目团队,所以大家的评论更多还是围绕工作氛围和APP的使用体验进行,作为软广来说效果很是不错。
和远恒科技的合作有了双方都比较圆满的收尾,这让简述大大松了口气。
对方也很是爽快地打了尾款过来,李光思还表达了之后多多合作的意愿。
有个稳定的金主爸爸对于自媒体来说是个好事,简述自然点头答应。
正巧平台的结算期也到了,挤挤的视频收入除了付费推广外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个是用数据换算的平台流量分成,一个是观众的额外打赏,另一个则是橱窗广告。第三部分的功能简述没有开通,但前两者加起来的收益,也远远超出了简述的预期。
林林总总算上,简述的收入甚至比他在职的时候还要高出许多。
不过,简述明白,这段时间终究是特例,之后会怎样依旧还是个未知数。
……但怎么说呢,他好像也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斗了。
这段时间以来,简述已经习惯了凡事都和席穆商量,一些无关紧要但耗费心力的事情也会找公司的其他人帮忙。席穆作为老板尽心尽责,其他人也很友善。
似乎不知不觉间,简述已经对小席文化产生了归属感。
作者有话说:
打工人的安全感:有个公司(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