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机会,是武安君考虑到齐国与大秦长久以来的友好关系才特别给予的。”
“在过去武安君征服各国时,从未给任何国家这样的待遇。”
“因此,武安君特派我来与齐王商议。”
章邯直视齐王,声音洪亮地说道。
这几句话明显带有威胁之意。
如果齐王投降,赵烈可以保全他的家族,并赐予他们一生的富贵;如果不投降,其他国家的命运也将是齐国的命运。
听到这些话。
齐国朝廷的文武官员脸色大变。
但无人敢于反驳章邯。
“难道就没有其他转圜的余地了吗?”
齐王建以一种谦卑的态度看着章邯。
他不愿投降,更不想死去。
对他来说,如果秦国能够撤军,那将是最佳结果。
在最后关头之前,齐王建真的不想放弃。
“武安君只给齐国两个选择,一是齐王带领齐国投降大秦,武安君将保护齐王家族的安全;二是武安君将发动攻击,齐国的结局将与其他被武安君征服的国家一样。”章邯面无表情地说道。
即使身处敌国朝廷,章邯也毫无惧色。
这次为何没有派遣文官,而是章邯这位武将来出使,其目的就是要表明大秦征服齐国的决心。
以武官出使,意味着战争的持续。
“这...”
齐王建犹豫着,内心极度挣扎:“不知这是武安君的意愿,还是秦王的意愿?”
他真的不想投降。
因此,他还在寻找机会。
“武安君掌握大秦的军事大权,所有战事都由武安君全权处理,这是王权所赋予的。”
“武安君的意愿,即是我大秦君王的意愿。”章邯沉声说道。
当章邯的话语落下,他再次凝视了齐王建一眼,随后说道:“武安君的言辞,我已经传达给了您。”他继续说,“接下来的决定,全在于齐王您。”武安君给了齐王十天的思考时间,十天之后,我大秦的军队将会真正发起进攻,那时,齐王您将再无机会。”章邯说完这些,便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开了大殿。
在这个过程中,齐王不敢阻拦,齐国的文武百官也不敢多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章邯离去。
在齐国的土地上,大秦的军营中,将领们聚集在一起。
赵烈坐在主位上,散发出冷漠而威严的气息。
这种气质让了解赵烈身份的桓漪感到,仿佛是当今的大王亲临军营。
同样的威严,同样的霸气,确实是一脉相承。
章邯对赵烈说:“君上,我已经将您的话传达给了齐王,只是不知他是否会选择投降。”他接着说,“我在齐国的朝堂上观察,他们的文武官员都已经失去了勇气,齐王也是如此。”赵烈点了点头,然后转向桓漪问道:“桓漪将军,我们的粮草还能支持多久?”桓漪回答说:“回武安君,大王又下令调拨了一批粮草,如果我们能够节省一些,还能支持两个多月。”赵烈缓缓说道:“两个多月,只要迫使齐国投降,我们就能在齐国获得粮草。
这些年来齐国没有战事,粮草充足,可以解决我们的忧虑。”桓漪仍然有些不自信地问:“武安君,齐王真的会投降吗?”赵烈肯定地回答:“会的。”他的目光扫过众将,“中原如此之大,只剩下齐国了,面对我们的攻击,齐国已经是孤立无援,整个国家都在我们的包围之中,齐王并非英勇的君主,我赌他会投降。”屠睢大声说道:“末将相信君上,齐国一定会投降。”赵烈微笑着说:“接下来,就是等待了。”他补充道,“我给了他十天时间,现在才过去了四天,还有六天。”
时间逐渐流逝,对于齐国来说,赵烈给予的十天时间无疑是极其煎熬的。
但他们除了投降和抵抗,没有其他选择。
到了第七天,墨城的城门突然打开,一队队的齐军从城中走出。
统领他们的齐国上将军田平,田忌的后人,带着他的将领们走了出来。
而在对面,是一片黑压压的大秦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