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大战,王翦将军比我预料的还要迅速,我两大营合围,灭魏已成定局。”赵烈笑着说,目光凝视着隐约可见的魏国都城。
“此战关键在于攻破大梁城。”
“根据侦察兵的报告。”
“燕国的援军最多一个月就要到了。”
“齐、楚两国也会陆续到达,如果三国联军都到了,我大秦想要灭魏就不容易了。”赵烈沉声说道,目光却看向王翦。
“魏无忌这老狐狸很狡猾。”
“把李牧在代地的激烈战斗方式移植到了大梁城。”
“而且大梁城并不像代地那样辽阔,在城外两侧布防,紧挨着山川,易于防守,难以进攻。”
“和过去一样,如果我大秦强行攻击,必然损失惨重。”王翦表情严肃地说。
面对这样的局势,王翦感到有些沉重,这种战争想要取得胜利,就像是用生命去堆砌。
“王翦将军有何计策?”赵烈微笑着问道。
“魏无忌不是李牧,李牧有家族的大义,但在魏无忌心中只有魏国,他不可能投降。”
“你在代地对李牧的计策在这里也行不通。”王翦沉思着说。
然而,当他瞥见赵烈眼中带着笑意的目光时,王翦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也露出了笑容:“你是不是已经想出了攻破大梁的计策?”
“在决定消灭魏国之前,我就已经想好了计策。”
赵烈微笑着,凝视着大梁城,眼中闪过一丝冷酷的光芒。
“什么计策?”王翦立刻追问。
“一种违背天理的计策。”
“一种灭绝生灵的计策。”
“但是为了我炎黄一族,为了让这个乱世彻底结束,却不得不采取的计策。”
赵烈冷冷地说。
他的话音刚落,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变得冰冷,仿佛地狱即将降临。
时间慢慢流逝。
大梁城内的魏军、魏王和魏国的权贵们都在紧张和恐惧中度过每一天。
但让所有大梁城内的魏国人感到恐惧和困惑的是。
大秦军队已经围城十天,却一直没有发动攻击,连一次试探性的进攻都没有,好像就这样一直驻扎在城外,要和魏国比拼消耗。
在城楼上。
魏无忌的表情紧绷,凝视着城外可以看到的秦军营帐,尽管秦军十天没有进攻,但他的心却无法平静。
“赵烈和王翦究竟想要做什么?为什么对我大梁围而不攻?”
“难道他们不知道齐楚燕三国的援军即将到来?”
“不,不对,他们肯定有所计划,否则怎么会停止进攻?”
“究竟哪里出了问题,他们要做什么,我怎么一点也看不透。”
魏无忌一脸严肃,心中思绪万千。
如果大秦的精锐部队进攻,他可能还不会如此慌乱和严肃,毕竟他已经为应对大秦的进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将李牧在代城与大秦同归于尽的战略运用到了大梁城。
而且在这个大梁城,依靠山峦的地理位置,比李牧昔日防守代城还要严密。
大秦想要攻破大梁,如果不付出数十万人的代价,那他魏无忌就不是战国四公子之首了。
但现在的情况是大秦围而不攻,让他不知所措,他将大梁城防守得如同铁桶一般,却是徒劳无功。
“信陵君,你也不要太担心了。”
“数日来,您未曾安眠,当前形势下,秦军若不发起攻势,对我们而言或许是一件幸事,毕竟您已经集结了我大魏所有兵力来守卫大梁,其防御之坚固,甚至超过了当年的代城。”
“昔日李牧令王翦和桓漪在代城苦战月余,损失惨重,如今赵烈和王翦自然深知信陵君的威名,不敢轻举妄动。”
“他们若不进攻,我大魏便可静待援军到来,届时便可一举击溃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