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长乐宫在人们心中地位非凡,比未央宫更甚。
太后娘娘需要迁宫的事,林清源没有亲自下场提醒,也未曾让妻子提议,而是转而跟刘盈商议,示意他去跟叔孙通讲,让后者主动提。
而刘盈自己,也十分愿意答应此事。
虽说汉初的宫殿群不多,但长乐宫和未央宫规模可不小,规制也够隆重。
而这,也符合当时营造宫宇的萧何萧丞相的说法,‘皇家殿阁,非壮丽无以重威’。
由于是长乐宫先落成,刘邦在世时,饮食起居常在此处,后来未央宫落成,更加华丽大气,他这才改居此处,并搬到了其中的宣室殿,而当时的皇后吕雉,则居于椒房殿。
虽然本朝立国时辰较短,未曾有过太后,但历朝历代也没有说让太后继续住在皇后宫宇的规矩。
如此一来,迁宫就势在必行。
而刘盈的打算就是,把母亲吕雉迁往长乐宫居住,让她安享晚年的同时,也可削弱她对未央宫内各个宫殿的掌控,方便自己加强皇权。
最重要的,只有椒房殿空出来,他才能给窦漪房晋位。
有鉴于此,他当然十分赞同这件事,于是便秘密召见了叔孙通,示意他主动提此事。
叔孙通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答应了下来,并在第二日的朝会上大张旗鼓的提议,太后应该迁宫,并引经据典,说的头头是道。
刘盈也做做样子,言说迁宫之事会好好考虑,让众人押后再议。
朝会结束后,这消息便传的沸沸扬扬,陆贾追着叔孙通的脚步,跟他一起回到了府邸,刚进了房间,关闭门窗便开始责问。
“老友,你是疯了吗?竟敢在朝堂上公然……”
“公然什么?对抗太后吗?我不觉得是这样,我反而认为自己在做一件无比正确的事。”他还未说完,叔孙通就打断了他。
“无比正确?吕太后是什么脾性,难道你不清楚吗?你主动提议要她迁出权力中心的未央宫,转而去到长乐宫居住,你觉得她不会报复吗?”
陆贾简直不理解他怎么会做出这么没有分寸的事,而且事先一点都没跟他通气商量。
“我从来没觉得她不会报复,但比起一个女人的报复,我更在意我们儒家的未来!”叔孙通斩钉截铁的回应道。
“你这是什么意思?”陆贾皱紧了眉头,“太后娘娘并没有针对我们儒家啊,反倒是陛下以及太傅,对我们的态度模棱两可,摇摆不定。”
“陛下和太傅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出于平衡朝堂势力的需要,可太后娘娘不同,她正在试图挑战伦理纲常的底线,我们绝不能纵容!”叔孙通摇了摇头。
“挑战伦理纲常的底线?”陆贾越听越糊涂,“太后娘娘最近做什么了吗?我怎么一点风声也没听到?”
“她当然做了,只不过没做成,但若是不阻止,只怕会酿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话到此处,他便凑过去跟陆贾说了加冠礼当天太后试图把小翁主抱进宗庙的行为,以及自己对她心里那个想法的推测。
而突然听到这消息的陆贾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这,这不太可能吧,小翁主可是陛下的亲外甥女,太后娘娘怎么会,怎么会……”
他实在难以想象吕雉得疯狂到什么地步,才能想出这等惊世骇俗的法子来,以至于连宣至于口都不敢。
“怎么不会?权力会把一个人变成什么样子,历史已经教过我们了,想想齐襄公和文姜,卫宣公和宣姜吧。”
“他们都曾是站在权力顶端的人物,所以也就觉得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了,可他们哪一个不是违背常理,哪一个又没有国破家亡了?”
“代价,这就是代价,是他们滥用权力,无人节制的代价!”
叔孙通甚至给他举了例子,以验证这种事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
“可这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陆贾还是不明白。
虽然他心里很清楚吕雉谋划的这事儿若是成了,肯定会闹出大乱子,可毕竟跟他们这些臣子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犯不着直接跳出来跟太后硬刚啊。
这一个不留神,很容易会成为众矢之的啊。
“当然有关系,因为我已经决定要投靠陛下了。”叔孙通压低声音严肃道。
“就算投靠了陛下,他也不会因此让我们儒家学派成为主政思想的。”陆贾第一反应就是打量四周,确定无人后,这才一把将对方拉过来。
“老友,你糊涂啊,怎么可以这么轻易就站队呢?至少也要等到局势明朗,或者陛下……”
“或者陛下给出一定的筹码之后,再做决定,是吗?”都不等他说完,叔孙通就把后半句补全了。
明明谈论的话题十分敏感严重,可他的表情却是异常淡定,这让陆贾不禁想到了什么。
“难道陛下已经?”他有些迟疑的看向了自己的老朋友。
“他说会在下次科举时,给我们公平。”叔孙通轻声道。
“他真的说给我们公平吗?”陆贾有些不敢相信对方竟然开出了这等价码。
虽然这听起来好像是画大饼,可陆贾知道,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再加上儒家自身的底蕴,便足够弥补上一次丢掉的所有损失,无论是里子还是面子,都会挣回来。
想到这儿,陆贾似乎能够理解叔孙通为何要揽过这等费力不讨好的事了。
“没错,”而叔孙通也再一次点头肯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