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七十六章“为何接他的玉?”……
傍晚,朱又华再次将唐璎和姚半雪带去了寻香楼。
为了避免上回的失态,他今日并未饮酒,只顾着布菜,饶是如此,姚半雪依旧躲他躲得远远的。
趁二人用膳之际,朱又华又派了七八个仆役去为他们打扫住所,责令几人务必在两个时辰内将整个院落打扫得纤尘不染。
田利芳倒是没跟来,他拿了紫玉后便去找易启温道谢了。
朱又华陪姚、唐二人用完膳后,一直守到姚府的马车驶来才离开。
姚半雪自决定在闹市区的院子落脚后,便舍了官轿,改换自家马车出行。
——“还不快上来?”
须臾,马车上传来一道不耐的声音。
姚半雪上车后,唐璎原打算乘官府的马车回去,却突然被他叫去同乘。
无奈,她只能跟着上了姚府的车。
不得不说,姚家不愧是颖川世家,马车竟比官轿还舒服,不仅坐着毫无颠簸感,空间还宽敞。
姚半雪官居三品,出行从贵,从建安城到青州府以来用的都是最好的车撵,唐璎便也跟着蹭了一路,她也不知道自己跟着姚半雪享受惯了以后还能不能适应别的马车。
今夜的月色似乎格外明朗,清辉洒满万物,浮光霭霭,如轻纱笼罩,静谧而柔美,不染纤尘。
一路上,两人相顾无言,一如以往无数个在车内独处的日夜,直到——
姚半雪冷不丁地开口,语气寒凉,“你当自己是神农氏,有毒的草也敢尝?”
又是冷漠的脸色……又是训诫的语气……
唐璎微愕,旋即想起她在辛老五地里尝了两根枯草的事儿,明白了姚半雪生气的缘由。
他显然对她“以身试毒”的做法有些不满。
见唐璎面色怔愣,姚半雪还以为她受了惊吓,咳嗽一声,微微放柔了声线,“那草里没毒。”
草里没毒......他为何为会知道?
——这是唐璎心头浮上来的第一个疑问,但很快被她压下。
无所谓,反正他知道也不会告诉她。
唐璎“嗯”了一声,淡然道:“姚大人莫担心,我与田利芳自小相识,他精通水利农田,而我,亦相信他。”
她十二岁起就结识了田利芳,彼时外祖父罹患呆症,她在龙大夫手底下当学徒,替人抓药时遇见了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那人便是田利芳。
田利芳五岁时父母双亡,是由他祖母一手带大的,祖孙二人感情深厚。几年后,他祖母病重,田家清寒无钱看病,田利芳便提出要来医馆帮忙,不要薪资,不必管饭,仅需医馆支付几味药材即可。
他生的瘦弱,年龄也不大,是个木讷少言的性子,大冬天的,身上的衣物全是破洞,形似乞丐。
医馆的学徒很辛苦,唐璎看他年龄小,不忍他受累,遂替他垫了一笔药钱。
这本是她的无心之举,可这一恩,他却记了十余年,以致原本无心官场的他,在灵桑寺经她一劝,立刻就跟着入了仕。
田利芳对她倾心相付,唐璎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相信他呢?
近十年来,她历经风雨,受到过呵护,亦经历过背叛,事到如今,若说这世上还有什么人真正值得她信任,唯余田利芳跟古月二人,其次便是陆子旭,以及久未联系的宥宁了。
信任田利芳?
姚半雪别过脸,眸子转向窗外,既未说“关我何事”,也没说“与我何干”,脸色阴沉沉的,不知在想些什么。
她竟这般信任田利芳......那么他对章寒英的印象又如何呢?
嗯......待人温和,一身清正,洞悉世事却不随大流,眸中似藏了一团火,时而浓烈,时而淡漠,忽明忽灭,让人瞧不真切,唯有骨子里那一抹倔永恒不灭。
似乎从初见起,她就是那样的。
他不知道她曾经经历过什么,但是以他的观察,章寒英此人虽然瞧着亲和,实则对人抱有极强的防范心理,无论对自己也好,对今上也罢,就连对陆子旭和宋怀州都有所保留,不知这个田利芳究竟有何不同,竟能得她如此信任。
还有那个易启温……
姚半雪垂眸,手不自觉捏紧。
辛老五走后,易显便下了轿,跟章寒英打过招呼后又对他好一番殷勤,具体说了什么他没听清,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那一绿一白两道身影吸引。
那一男一女不知聊了些什么,笑得十分开心。
她似乎跟谁都聊得来,但他清楚,没有人能真正走入她的内心。
两人聊得正欢时,那易启温竟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她也不知道躲一下,只是无所谓地笑笑,还顺手接了易启温给的玉。
易启温并非长辈,难道她不知道男子赠玉的含义么?
他这样想着,便也这样问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