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咸鲜香辣甜
武平绩如愿以偿(成功上钩)入手了蜡烛作坊,算上之前的造纸坊,他的私人小金库已经被掏的一枚铜钱都不剩了。
金主花了钱,大壮当然要附赠最好的服务。不但为武平绩湾州城里安排了一套房子,还食宿全包,附赠一辆三轮车作为代步工具。不过三轮车和房子都不是送的,而是免去了武平绩的租金。毕竟现在湾州城里百业待兴,南洋都护府也没有余粮,钱还是得省着点花。
于是武平绩一行人便在湾州城里暂时安顿了下来,准备观察一下造纸坊、蜡烛房和榨油作坊的产出,回去也好对娘娘和族人有所交代。
于是跟着武郎君一起上岛的随从们可有福了,天天被安排去跟岛上的军屯一起就餐。别说,这湾州大营的伙食是真不错啊,海味不要钱地往上端,以前子在豪华酒楼里才能见到的生猛海鲜,这边的军屯竟然看都懒得看一眼,反倒是对那腥臊的猪肉情有独钟。
武家是并州豪族,并州在开元十一年更名为太原府,乃是河东道首屈一指的大城,城中许多士人贵族还保留着之前的饮食习惯,觉得猪肉腥臊浊膻,是贱民才会食用的东西。
武家的仆役跟随主家,也没吃过猪肉,更不知道劁猪,所以看到城中军屯在今日午饭时间争先恐后地往食间狂奔,味道竟然只是一道红烧猪肉,都觉得难以理解。
不是……你们那清蒸鱼油炸虾米是不好吃还是怎的?为啥之前都没见你们这样积极?难不成真是人在岛上呆久了,味觉都失灵了?!
彼时武家的随从们还不知道自己即将要经历什么,还在后面慢吞吞地跟着走,一点都不着急的样子。
一边走还一边嘲笑岛上的军屯,说他们真是山猪吃不了细糠,放着生猛海鲜不要光盯着猪肉,活该都是贱命!
他们那里知道,湾州这地方海产丰富,最廉价的食材莫过于海鲜,他们在并州难得一见的鱼虾贝蟹,到了湾州海边随便捞捞就是一网,根本没什么稀奇的。
所谓物以稀为贵,多了不但不值钱,海鲜吃多了还会搜刮肚子里的油水。
虽然岛上并不太缺油,但也就是在盘底中能见到一些油星儿。大壮将两片离岛的棕榈林都当做好处送了出去,本岛自留地上的棕榈油产量就很吃紧了,得在明年的采摘季到来前尽可能的节省。
好在还有养殖的动物油脂可以补充。
今天一早湾州城养殖场有一批猪出栏,考虑到最近城里基建的工程进度十分紧张,大壮便提议给城里的军屯们改善一下伙食,让大家肚子里也存些油水。
他送了十头猪去食间,食间是由之前的伙头军改出来的,有一处专门的屋子给城中干活的军屯提供一日三餐。
是的,在湾州军兵们一天是吃三顿的,没什么山珍海味,都是平时最常见的普通食材,一文钱一块的豆腐,山野自然生长的野菜,海里不要钱的海鲜。
唯一稀罕一些的是上一季收获的米洲食材土豆,还有月前种的一些米洲小菜,搭配鸡鸭蛋蒸煮都很爽口,调味主要靠海盐,主打一个量大管饱。
听起来似乎普普通通,但这跟大唐其他地方的军营比,已经是一等一的好待遇了!
安西、北庭、安北、剑南等都护府也有军屯,大家一样是要种地操练,但没听说哪家一天管三顿饭的!
而且饭食还不限量,天天都能沾点荤腥,这简直比普通人家的伙食还好呢!
南洋都护府的军屯们都很满足,毕竟当初他们上岛的时候是抱着吃大苦受大罪的准备。
现在苦的确是挺苦的,湾州天气燥热蚊虫遍地,但遭罪却谈不上。他们现在有房子住有竹床睡,饷银足额及时发放,干得好了还有奖励。
最重要的是,在湾州军营没有吃空饷、捞回扣的规矩——不是没有动歪心思的人,而是动歪心思的收益远比不了好好干活获得的奖励,一个不小心还会被抓包踢出湾州,这么不划算的事儿谁干啊?!
所以到目前为止,南洋都护府的军中还没闹出过贪贿的恶事。小偷小摸免不了,大势还是稳得住的,郯王李琮已经很满意了。
伙头军改成了食间,一群老兵油子埋锅造饭讲究一个简单粗犷,量大管饱,味道不能细究。
但今天这道红烧猪肉不一样,这道菜乃是司农寺丞薛大人的私藏菜单,不但要用足了猪肉和土豆,更要加入大人独家秘制的酱油、糖砖和米洲辣椒粉,容不得伙头军们轻慢。
为了这道菜,老兵油子们已经提前三天上了烹饪课,专门学习如何烹饪猪肉,如何使用酱油,还有大人不远万里从米洲带回来的辣椒粉,据说比茱萸和生姜都要火辣好几倍。
老兵油子们在灶台间挥汗如雨,首当其冲领略了辣椒的厉害。不过因为红烧猪肉土豆都是先过油再炒糖色,以热油爆香辣椒提升风味,这种做法之复杂老兵油子哪见识过,一开始还有点手忙脚乱,生怕自己糟蹋的好东西。
毕竟,城里的海鲜一抓一大把,出栏的肥猪就那么十几头,荤肉都是宝贝啊!
李琮一听这做法就知道这是大壮的自研菜,主打一个出其不意、融合米洲风情,一道菜香辣甜鲜俱全。
大壮教学的时候他也在现场,但郯王有自己的御厨,并不需要跟一群老兵油子一样动手烹饪,他来纯粹是看热闹
“咱们南洋都护府肯下本钱,菜里的油水多,油多做什么都香。”
湾州刺史兆鹏程在一旁笑着说道。
他倒也不是在恭维李琮,而是食间的伙食标准的确好于其他地方,连他自己都经常让随从去食间买饭吃。
不过兆刺史还是低估了土豆过油的威力。
满满一大锅红烧土豆猪肉端上来的时候,食间瞬间变得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