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盛唐一只统 > 第262章 薛三太贴心了!

第262章 薛三太贴心了!(1 / 2)

第262章薛三太贴心了!

搞招商,大壮还是很有经验的。之前在安西都护府的时候,画大饼谈规划这事儿他就没少干,还成功忽拉扯出一条羊毛羊绒产业链,到现在还在碛西稳定运行中。

但南洋的情况跟碛西又不一样。

碛西的城镇虽然荒芜,但好歹也是有人居住的,有军屯有边民,还有畅行多年商路连通,只要能拿得出像样的方案,招商的难度其实并不大。

但南洋却是一片荒岛,岛上的土著人数可以忽略不计,光靠郯王带上岛的军屯和工匠,根本支撑不起一座城,更别说城中的商业了。

想要城池繁荣,首先要有人口,然后要有产业。

碛西原本就有贸易基础,乃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南洋群岛有什么?人家商船凭什么绕路来你这里停靠?

所以748才会想要以银镜作为奇珍引诱海上上岛,银镜能在别的时空线让一片大陆疯狂,那换在南洋都护府自然也不逞多让,有利可图的商人闻着味儿都冲会过来。

但李琮不同意,担心如此高额的利润会为刚刚诞生的南洋都护府招来灾厄,如此统只能另想办法,从见效更慢的基础产业入手。

——它是很着急要建立海上贸易点的。

这次拉拢武平绩,748是提前请示过李琮,也向其如实告知过棕榈产业的好处。

它倒是不担心李琮会贪图这份利益。虽然棕榈林未来的确很赚钱,但再赚钱前提还是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并且需要一个长周期的经营。

748给李琮选定的封地,比离岛棕榈林要好得多,因为那片土地

什么能比挖金子更赚钱?!

李琮被告知这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是傻的,怔愣了半响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还能说什么呢?原本以为是发配,结果你的部下告诉你在你的地盘上有座金山,皇帝还允许你自由处置,你现在也是坐拥金矿的王爷了!

李琮:“……这……这不好吧?要不要禀告父皇……”

748:“也不是很大的矿,主要是金子的纯度不错。咱们南洋都护府这么穷,陛下哪好意思跟咱们再要金银,来回运输不知道要被扒几层皮呢,还是赏给咱们作启动资金更划算。”

李琮:……

李琮再没吭声,在以后的日子里也从不提金矿的事儿,显然是默认了748的建议。

经过碛西的事儿,他也不想再给别人做垫脚石。南洋群岛虽然有金子,但这点好容易积攒下的家底怎么跟人财大气粗的都护府相比?就算他巴巴把最好的东西捧给父皇,也比不过人家随便拔根汗毛粗壮。

算了,过好自己的事儿最重要。

也正因为是有了金矿做底气,李琮对于棕榈、咖啡和可可的态度变得格外宽容。

他给南洋都护府择定的种植品种是橡胶、花生和玉米,给自己择定的是蔗糖和辣椒,其他的都可以放出去,吸引有意投资的豪族商贾上岛。

不过南洋都护府的土地是不出售的,按照面积划分为种植园,由官府统一招租。

租下种植园后,司农寺会全程提供种植建议,租户可以听也可以不听。技术指导是免费的,但技术指导中需要用到的农具和肥料是收费的,可以单次购买,也可以一次性购买包年卡,期间不再另行收费。连续购买包年卡还可以打折,种植园租金也有优惠,全部收成归种植园租赁方所有,退租需将土地平整后归还,不得破坏园内的灌溉设施。

如果不满足于种地收获初级农产品,司农寺也提供农产品深加工的选址和规划。内容就是之前大壮跟武平绩宣传的那样,如果选择了棕榈园便可考虑搭配榨油工坊、造纸场,亦或者开办一家制皂场,毕竟农产品的运输是有损耗的,不如在本地加工后再运出去,可以节省不少成本。

当然,这些配套加工的场所都需要租户自掏腰包建设,南洋都护府提供设计方案和选址,每年只需要缴纳一定的土地租金和赋税,其余的收益全部归自己。

反正就是想方设法地给湾州拉投资。

统和大壮想的很好,有产品就有物流,种植园主总是要把产品运出去的。

这条海路走得多了,名声也就传出去了,如果再搭配琳琅满目的商品,那些商队也会愿意绕路跑一趟南洋,那湾州的繁荣就在眼前了。

这个方案李琮也十分满意,他是带着为大唐培育驯化米洲作物的任务来南洋的,种好地、开好种植园在他眼中才是正路。农田有了收成自然而然要发展一些农产品加工产业,说出去也不算出奇冒泡。

“那他们能愿意投钱吗?”

李琮问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