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盛唐一只统 > 第159章 我举发……

第159章 我举发……(1 / 2)

第159章我举发……

可要怎么才能见到皇帝呢?

赵连枝焦躁地在房间里踱步。

她因为很得李隆基的喜爱所以能单独拥有一间房,可这份待遇不是永远的,一旦李隆基对她失了兴趣,虽然赵家不会让她再侍奉其他人,但像现在这样的风光肯定是不会给的。

想来想去,赵连枝终于想到了一个主意。

当初她刚被大父大母卖掉的时候,卖她的人是位行商,这人原本是要把她送给一个姓赵的官员。

那位赵姓官员虽然官职不算大,但背靠某位朝廷大员,背景十分深厚。

行商想通过赵大人拿到当年的茶引,贩卖茶叶去西域,结果关系走了一半那批茶引就都落到了个突厥商人的手里,气得行商在家破口大骂,连带着她这个还没送出手的“礼物”也换了主人,转给了洛阳的一位富商。

这事儿赵连枝记得很清楚,因为那日她正在给行商展示刚学的歌舞。行商家的长子忽然带人进来,噼里啪啦把茶引的事儿讲了一遍,连把她们这些奴婢遣出去都等不及。

“那姓赵的收了突厥人的钱,把茶引都给了那突厥人了!”

“听说是西突厥哪个部族的关系,这里面还牵扯了吐蕃和突骑施的贵族,可是错综复杂呢!”

“要是早知道有突厥人掺和,那咱们何必给姓赵的那么多好处!?赵诲那小子收了钱不办事,光知道打马虎眼敷衍我……这不都白费了吗!?”

说完这话,行商的长子还看了呆立一旁的赵连枝一眼,那眼神至今让她难以遗忘。

那是一种嫌弃的,买到了赔钱货的眼神,那时候的赵连枝被看的浑身发凉,生怕自己明天就要被转卖。

但托那行商长子的福,她也是知道了一桩秘辛——中书省主书,从七品官员赵诲,与吐蕃和突厥人有交往,而且还曾收过对方大笔贿赂。

以前赵连枝觉得七品官大的不得了,衙门里的知县老爷就是七品,那可是她家那边的父母官。

可真进了长安城,她才知道从七品在京城根本不算什么,赵常奴家能进门的客人都得是五品以上。

赵诲那个从七品的主书,算个鸟。

当然,那行商和他儿子也嘀咕过,赵诲在京城还有别的靠山。可赵连枝就觉得从七品的靠山也没多大,但总不可能比赵丽妃和武婕妤更厉害吧……

于是她左思右想下,还是决定把这事儿给捅出去。不涉及到买良为贱,赵家多半不会拦着她举发赵诲,她之前都有打探过,赵诲和赵丽妃一家子没有任何关系,这消息她肯定能传出去。

这样一来,等陛下派人来找她问话的时候,她就可以顺便把自己出身讲一讲,这样也不算得罪武婕妤。

赵连枝打定了注意,便提出要见赵常奴。

因为前阵子赵连枝很是博得李隆基的宠爱,甚至她即将进宫的消息都传得沸沸扬扬,所以赵家人待她颇有礼遇。

她说要见赵常奴,很快有人把她带到了赵家的正堂。

“你有何事要见我?”

赵常奴问道。

赵连枝定了定神,把自己想了好几天的说辞一句句地讲了出来,末了还给赵常奴行了一礼。

赵常奴十分震惊。

他没想到这小丫头找自己说的竟然是举发之事,而且还牵涉到中书省的官员勾连突厥。

勾连突厥啊!这放早年间可是大罪!

赵家是天水郡出身,天水郡地处西北,以前没少遭受突厥袭扰,甚至一度沦陷敌手,赵常奴对“突厥”两个字还是很敏感的。

他家是乐工出身,没读过什么经史子集,也不了解朝堂局势,一家子发达全靠妹妹做了李隆基的崇妾。赵丽妃晋升后,赵常奴和他爹也得恩宠获官。但李隆基知道这两人没什么真才实学,也没给他们委以正经的官职,就还让这父子俩在光禄寺干老本行。

是以赵常奴知道中书省主书是个不大的官儿,但他不知道赵诲,更不知道赵诲背后的靠山是谁。他听赵连枝说赵诲私通突厥收受贿赂,身为天水郡民的正义感油然而出,当即拍板帮赵连枝上告。

“你放心,明日我与父亲进宫吊唁,我会想办法把此事禀告陛下,且不会让通敌之人再妄行不义!”

赵常奴说得一脸大义凛然,其实心里也是捏着一把汗。

管他真的假的,既然这小娘们说了那他必然不可能瞒着!要不然他成什么人了!?帮着隐匿罪责的帮凶?要查出来是假的那也是这小娘们诬告,他还是个如实上报,不功不过。

要说人在名利场中混久了就都长心眼子,赵常奴虽然也长了,但是不多,勉强够用。

他趁着给李隆基呈览太上皇法会所用器乐的机会把话递上去了。

当时高力士也在现场,闻言人就是一愣。

赵诲?

中书省主书?

那不是姚崇姚相爷的心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