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九枝灯 > 第169章 揣度(二) 行行重行行

第169章 揣度(二) 行行重行行(1 / 2)

第169章揣度(二)行行重行行

戌时末,云府。

这个时辰,遥望灯火一片,却只闻报更的梆子声,以及远远传来的狗吠,云府尚还通彻亮堂,有好几人集聚在云府客房之中。

云介下值路上碰着兄长云约,二人回自己院中换了常服结伴踏进来时就见着父亲叔父与世叔面面相觑,世叔中只有霍友来了,陈茂并不在,陈茂领命去西线的消息已传遍了整个朝野。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王至不在这里,但王涣在,他们互相见礼后,心下疑惑却没开口询问。

逐一行了礼,坐下后云约率先打破僵局,开口轻声道:“父亲你们知道吗?听说陈王私下回京了,正在萧府,这可是个好机会,明儿常朝就安排上台谏参他们一本。”

云介接话,“多事之秋,陛下一病,什么牛鬼蛇神都冒了出来,但这还真是送上门来的把柄。”

三人依旧不说话,就盯着他二人看,看得他二人心中有点发毛,云约疑惑地试探道:“父亲你们怎么不说话......”

“有麻烦找上门来了,”云密叹息一声。这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态度惹得几个小辈心中发慌,什么麻烦?

云坚见状,忙道:“也不是什么大事,你们小辈不用做过多的猜想,大郎你回去告诉世叔,不用着急,粮草人选都已解决,西线无忧,兄长勿忧。

只是现今朝野之间争储之事,我云府不能过多参与。”他话风一转,直接说起了众人都着意的事。

不能参与立储之事?父亲的决定让云介感到很不能理解,这萧家陈王送上门的把柄,直接捅到陛

何况陛下对诸位皇子都不太亲近,皇子不到及冠时候,就会被封去外地,就连曾经的太子齐王也是,既然这陈王不是受宠的皇子,无诏回京乃是大罪,陛下自然也不会感到怜惜。就算陈王打着孝道的借口,台谏也能将此事闹大,闹大后他萧家还能全身而退?

云介挥退了上茶的小厮,嘱咐随侍云胜就守在门外寸步不离,自去将门合上,道:“父亲,先前得到的消息的陈王无诏回京,实乃大不敬之罪,还在蔡家,正是能扳倒蔡家的绝妙机会。若是由蔡家支持的陈王荣登大宝之位,恐怕我云家会撮盐入水,完全被蔡家所取代。我们还是得先发制人。”

沉不住气的小辈,但正和云密的喜欢,他就不明白弟弟的,哪儿用得着同萧家演来演去的,抓到把柄直接用不就行了。

云密刚想接话,见弟弟云坚将手上的丝扇折起来,慢悠悠看向他,他忻忻闭上嘴,听弟弟开口道:“不急,他陈王就算回京翻不起什么大浪来,唯一有招便是谋反,他敢吗?谁知道陛下这病是虚是实?只是萧党手中确实还有一些兵,但谋逆,始终名不正言不顺,陈王若是这儿。”他点了点额头,“这儿没问题,他就不会干出这种谋逆的事来,”云坚一向是个不茍言笑之人,他说出这话,有种不合时宜的风趣感,惹得霍友都低低笑了声。

云约问:“齐王殿下如何”

王涣道,“齐王仁善,若能承继大统,乃江山社稷之福啊。”

“说句与立储之争无关的话,”霍友接了话,“齐王确可成高事之主,万乘之君。”

“听闻昨日圣上独独留了两个翰林在身边伺候,可惜鹤儿不在,不然还能打听一下口风。若能将齐王再次册立,才能使我朝兴盛啊。”

云密将汝窑天青杯搁在案几上,道:“欸?齐王虽好,但我们一定不能参与进去这立储之事,当年谢怀一事给的教训还不够多吗?我云家参与进去,陛下起疑心了又该如何?让他萧家去蹦哒吧,他们就如秋后的蚂蚱,蹦哒不了几天了。”说到这,几人也不说话了,云约道:“仲父你说的有麻烦找上门来了,是什么麻烦?”

云密站起身来,对着外面喊道:“来人,”不到片刻,云钟出现在门外,“去将人请上来。”吩咐完,他将门再给关上,只转过身道:“你们小辈不认识,但我们是认识的。”

一盏茶时间,云钟的声音在外面响起,“官人,人请来了。”云密自去将门开了,众人目光往门口去,赫然瞧见,正是“孙物”。

既然孙物跑了,在这山里待着也不是事儿。

不知二人在屋里谈了些什么,周珮出来时就说“不计较了,也不用再抓那孙物了”,听见这话让知县松了好大一口气,他不计较肯定是最好的,这都是鸡毛蒜皮般的小事,却劳民又伤财,他在本县也是知县大老爷,如何能像个飞蝇往上趋呢。实在是有伤脸面。

久而久之,传出去,他这知县老爷的名声还要不要。

如今他不计较了,那就可再好不过了,不然闹到县城发通缉令,又会搞得人心惶惶。

知县连忙称:“是。”很有眼色地又问:“通判可是要回东京周转,下官可安排车马。”

周珮看向跟在身后的苏以言,苏以言缓点头。知县见他俩之间的眉眼官司,忙道:“那下官立即着人去准备。”

“今夜已晚,通判是作何打算?”

周珮又望向苏以言,苏以言本不想搭理,但想起先前二人的赌约,冷冷道:“连夜回东京吧,回去估计天也该明了。”

到县城城门时,已是寅时末,两辆马车又在宵禁时分使出,知县将他们送到城门口亲自嘱托守门吏开门,见着这两辆马车逐渐驶出后,知县如释重负,他领着人闹这么大动静的闹剧可算是结束了,刚欲家去休息,转身后却听见两个小吏正窃窃私语,他停下脚步,细听小吏道:“这已经是第二批了。”另一个小吏接话道:“知县老爷亲自来送,叫开门的,不知道是什么大人物?”

二人完全没料到知县竟然会调转脚步,还在低着头在案边整理着登记册子,冷不丁听见一句,“什么第二批?”

倒是险些吓飞了魂。

擡起头才发现是知县,结结巴巴道:“知县老爷,就是今夜......宵禁,”另一个倒是机灵些,接话:“是今夜宵禁时候有马车出了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