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九枝灯 > 第141章 看根 明者远见于未萌

第141章 看根 明者远见于未萌(1 / 2)

第141章看根明者远见于未萌

谢氏听闻出事了,一急,猛地起身,宽大袖子将碗筷拂到地上,摔碎了。

谢老太公最先冷静下来,问采办,“外面生了何事?”

采办将米粮放在地上,弯着腰进了门,道:“说是官人所辖桐庐爆发了瘟疫,那新任通判已下达指令,将桐庐封了后又传令过来封路别的县。”

谢三郎问:“府上粮食还有多少?”

采办思忖一瞬,回道:“还有富余,约莫能吃个百八十天。”

“再去买点。”谢氏定了定神,吩咐道,“用车去。”

采办为难,“娘子,外面商铺都关了门了,小人是和刘七一起去的,小的抱了两袋米面,刘七抱了两袋艾草回来,都是靠抢的。”话说到这,谢家几人这才看见这采办衣衫不整,发髻松散,显然是一副被推攘拉扯样。

“外面没人了?”谢三郎发问。

采办答:“还有一些,但都特别少了,来往不过还有一些商队正在找店下榻,本地商户都关了。”

谢氏心中一沉,定是因为瘟疫封城了,所以苏功一直没有回信。

但这瘟疫是要人命的啊,一个不小心,别说政绩了,就是苏功这条命还能不能保住还是问题。

“买了多少艾草?”谢老太公问,又对着谢氏道:“莫急,无绩是个有分寸的人,而且这是他下辖之地,他一地长官,得陪着民众患难相共,就算真的遭了不测,也是为了治下的百姓。”

正巧,苏以言带着子星从外面走进来,听见了采办道:“刘七力气大,我们买够了熏二十天的。”

谢氏定定坐回凳子上去,“将米粮往云府送些,然后关门熏艾吧。”

苏以言踏进门槛,见府上众人一副破败模样,忍不住小跑到谢氏面前,顾不得行礼便出了声,唤:“母亲,外翁,舅舅,为什么熏艾,父亲怎么了?”

“桐庐遭了瘟疫。”谢氏蹙着眉,总觉得眉心一跳一跳地疼,看见女儿来了,这才稍稍松缓些,叹了一声,强装镇定答了,拉着苏以言坐下。

“瘟疫?”苏以言落寞重复了一遍,听得谢三郎心疼,说道:“姐姐,阿言莫担心,若实在担心,我便去走一趟看看。”

谢老太爷呵斥道:“胡闹。”

苏以言站起身来,向前踱了两步,望了窗外转晴天色,突地道:“建德县衙库房里,有从前七哥哥在任时与叶知州商议后预备着的贯众、石菖蒲、苍术、艾叶等等,就是担心水患后产生瘟疫所备下的。”

几人听闻面露惊喜之色。

“刘四,新任的通判可去桐庐了?”

采办刘四恭恭敬敬,道:“小娘子,小的未听说通判老爷去没去,但是,听说了通判衙门闭了,想是老爷应是去了吧。”

应是去了,两浙路上的长官接到消息,派人来处理还需要时间。但睦洲最快得到消息的便是治县建德,却因为叶初不在,整个睦洲就周珮品级最大,只论地位责任,他也得去主持大局。

苏以言擡脚想往外去,谢氏拉住她的手:“阿言,你去哪儿?”

“既有防范药物,我得给父亲他们送去。母亲,我不能眼睁睁看着父亲独独在桐庐防治瘟疫,若被感染了,又该如何?”苏以言回过身去,眼中带着决绝,拍了拍谢氏的手,意在安慰。

提起“感染”二字,也是谢氏最担心的。

但谢氏也同样不放心苏以言,依旧不松手,谢三郎道:“姐姐,我与阿言同去,就将药物送到,我两便回来。”

“二娘,让阿言去吧,就救百姓于水火,也是我苏家的功德,只是,阿言你如何去取药物?那衙门怎会让你进去。”谢老太公问。

谢老太公发话,谢氏松开了手。

苏以言道:“外翁不用担心,我这有一张同时盖了七哥哥印和叶知州印的文书。我可凭借此进入衙门。”

众人吃惊望过来,这么重要的文书怎么会交给阿言。

苏以言盈盈一笑,“哥哥与叶知州离开睦洲前,哥哥给我的,他嘱咐我,若发生什么事了,可拿着这文书去知州衙门判厅找司户参军。”

谢三郎再回过神来时,已和苏以言坐于马车上,他坐在车厢右侧,临近的是陈三,陈三驾着马。药材大包小包的太多,苏以言只能侧着身子靠在车厢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