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谠言愿以潺湲水,沾君缨上尘
“放肆,都放肆。”
京府难得在晌午时分起了大风,紫宸殿外的风铃铮铮作响,扰得人心慌意乱,一本奏折随着皇帝暴怒的声音砸到靠在朱漆大柱旁的起居郎头上,只惊得他着墨的手抖了抖,一滴浓墨掉落在洁白柔软的宣纸上,他面不改色的将手下的起居录补完。
将毫笔轻搁在碧玉制成的笔架上,撩起红袍,从红木团凳上起身,将掉落到一旁的奏章高高举起,跪了下去,顾不得跪下的衣摆是否齐整了,只高声道:“陛下息怒。”
另一边的起居郎也赶快起身来,顾不得多的,同样和声道:“陛下息怒。”
说完皇帝又扔了一本下来,奏章封套硬挺,如石般的套角砸到先前那个起居郎额上,锭出一个口子来,鲜血顺着脸往下滑,滑至嘴角,起居郎始终没有擡头,一直跪着。
皇帝的声音低哑沉闷,带着风雨欲来之势,“好一个夏晨明,好一个御史台,好一个知谏院,好得很。”
皇帝的脸拢在紫铜雕花香炉腾起的烟雾中,看不清晰,然后一挥袖洋洋洒洒地将紫檀璃龙首长案上的奏章全给洒了。
天子一怒。
端着茶点轻脚轻手推开门走进来的陈读看见的就是这幅模样,他嘴角微抽,赶忙将金丝楠木盘放在紫檀小桌上,匍匐跪下,言辞恳切:“陛下陛下这是怎么了,陛下息怒啊。”
案上还余一本,皇帝看都不看,拿起便砸到起居郎面前,自己从紫檀云龙雕鎏金镶嵌东珠的椅子上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下方的人,喊:“李佑。”
跪在下方的人,正是一甲第四的李佑,本已在御史台任职的他,在云鹤调离京府后,翰林院缺个起居郎,皇帝钦点其随侍左右。
“臣在。”
李佑不卑不亢地回答,手虽酸软却也高高举起奏章。
知晓皇帝这是要发难了,另一个起居郎同样跪着进退两难,起居郎的职责便是记录皇帝的一言一行,但如今,他和另一个起居郎都跪在这地上,若没有完整记录下来陛下的一言一行,可是大罪过。
正想着,眼前出现了一双皂靴,他控制住自己想往上瞟的眼神,直勾勾盯住靴子,头顶穿来一个声音,“起来。”
心中总算是松下了口气。
当今天子八岁东宫,十二岁登基,如此这般,皇帝的养气的功夫修得很好,很难见到发状此大气之时。
陈读得令,也撑着腿慢慢站起身来。
站起身后才发现前面还有一人尚跪着,两起居郎跪得近,站起身来的起居郎忙用藏在袍子下的脚去碰李佑,李佑却纹丝不动。
“宁谊。”
“微臣在。”宁谊以为自己的小动作被发现了,心中一惊,速速将腿收回来,立得笔直端正。
等了半晌没等到吩咐,宁谊大着胆子微擡了眼,皇帝眼神一点没落在他身上,铁青着脸一直盯着仍然跪在地上的李佑。
他弓着腰提着袍小心往自己的桌案前退去,皇帝要问话了,他作为起居郎要一字不漏记下来。
“李佑。”
“臣在。”
依旧是一样的说辞。
“好啊好啊,反了天了。”皇帝转身,踱步。
一鼎钟叩下来。
李佑却依旧匍匐在地上,言语真挚,“微臣不敢。”
这声没将李佑镇住,倒是将旁边的两人惊得,又跪了下去,但这次宁谊在他桌案边,他直接以手代案,以嘴充砚,在纸上龙蛇飞舞。
陈读道:“陛下息怒啊。”
“你不敢?朕看你敢得很。”皇帝眼睛慢慢横过去,“谁让你两跪的,起来。”
李佑没动,那俩人又迅速起身来。
皇帝坐回了紫檀椅上,陈读忙将茶点奉上。
“李佑。”皇帝又出声了。
李佑还是道:“臣在。”
“打开看看。”
“臣不敢僭越。”
皇帝一腔怒火来得快去得也快,陈读知道这是在给台阶了,可
“怎么?还得朕亲自替你打开不成?”